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0541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4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7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材料力学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和要求材料力学是由基础理论课向设计课程过渡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及工程应用都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本课程主要讲述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包括四种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计算,能量方法与超静定问题,压杆稳定,动载荷与交变应力。第一章拉伸与压缩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通
2、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轴力图;能熟练进行杆件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2.课程内容:轴向拉、压的概念;外力、内力、应力、应变、变形、位移等概念;拉(压)杆的内力、内力图;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杆件的变形计算;简单的超静定问题。3.考核知识点:轴力、轴力图;轴向拉压时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虎克定律;材料的力学性能(低碳钢、铸铁的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图;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试验及两类材料的比较);轴向拉压的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4.考核要求:能熟练运用截面法计算杆件的轴力,正确绘制轴力图;掌握杆件拉、压时的强度计算;掌握杆
3、件的变形计算;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试件拉、压破坏时的现象和原因;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方法。第二章剪切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连接件的实用计算。通过学习,要求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2.课程内容:剪切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特点,连接处可能的破坏形式,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3.考核知识点: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应力计算。4.考核要求: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第三章扭转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扭矩图;掌握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能熟练进行轴
4、类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2.课程内容:纯剪切概念、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弹簧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简单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计算;非圆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简介。3.考核知识点:扭矩与扭矩图;切应力、剪切胡克定理;切应力计算公式;扭转强度条件及其应用;刚度条件的简单应用。4.考核要求:掌握扭矩计算与扭矩图绘制;了解剪切胡克定理;掌握切应力计算公式;能熟练地应用扭转强度条件及刚度条件进行轴的计算。第四章弯曲内力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梁的弯曲内力,通过学习,要求
5、掌握梁的内力方程和内力图的画法,为强度计算打下基础。2.课程内容:平面弯曲的概念;梁的计算简图;剪力、弯矩,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剪力图,弯矩图;弯矩、剪力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3.考核知识点:平面弯曲的概念;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运用弯矩、剪力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4.考核要求:理解并掌握剪力、弯矩的概念及计算。能熟练求出梁任意截面的剪力和弯矩;能正确写出剪力方程,弯矩方程;熟练运用弯矩、剪力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第五章弯曲应力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梁的弯曲应力,通过学习,要求掌
6、握梁的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方法,能对较简单的梁进行强度设计。2.课程内容:纯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中性层,中性轴,抗弯截面系数,惯性矩,弯曲正应力、弯曲切应力;梁的强度条件,弯曲强度计算。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弯曲中心的概念。3.考核知识点:纯弯曲概念;中性层,中性轴,截面的静矩、形心、惯性矩的计算、平行移轴定理;弯曲强度计算,抗弯截面系数。4.考核要求:理解纯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掌握梁的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能熟练地运用弯曲强度条件进行弯曲强度计算;了解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了解弯曲中心的概念。第六章弯曲变形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梁
7、的弯曲变形,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梁变形的计算方法;能对梁进行刚度计算。2.课程内容:梁的挠度,挠曲线,截面转角,转角方程,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边界条件,连续条件,积分法求梁的变形,叠加法求梁的变形,简单超静定梁。3.考核知识点:积分法求梁的变形,叠加法求梁的变形,梁的刚度条件;简单超静定梁。4.考核要求:理解梁的挠度与转角概念;掌握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能正确写出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会用积分法和叠加法求梁的变形、会进行梁的刚度计算;熟练掌握简单超静定梁的求解方法。第七章应力状态理论、强度理论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点的应力状态理论和
8、强度理论,通过学习,更深入地理解应力的概念,掌握常用的强度理论,为构件处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打好基础。2.课程内容:一点的应力状态,复杂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用解析法和图解法求平面应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