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机及吴三春

高机及吴三春

ID:20200585

大小:51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高机及吴三春_第1页
高机及吴三春_第2页
高机及吴三春_第3页
高机及吴三春_第4页
高机及吴三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机及吴三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机与吴三春》:传唱上百年的背后杨思好《温州日报》2010-04-03   约于清末民国初期刻印的温州乱弹《高机与吴三春》唱本  叶大兵提供  1964年,郭沫若观看了瓯剧《高机与吴三春》演出后欣然题词李子敏提供  鼓词艺人陈春兰在演唱《高机与吴三春》  温州乱弹戏曲连续剧《高机与吴三春》VCD  它是流传于民间的爱情绝唱,它是一个凄美的传说,它深深叩动了浙南人的心灵,成为温州数代艺术家为之呕心沥血的创作题材——  “高机与吴三春”传说是温州人耳熟能详的爱情故事,在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最近,苍南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出版了《高机与吴三春》一书,同时,我市苍南

2、县与吴三春故乡、浙江龙泉县已将该传说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从而再次掀起了人们谈论与研究的热潮。  “高机与吴三春”讲述了温州织工高机在龙泉吴三春家织作,两人相恋私奔到温州,后被吴父与官府拆散,产生误会,最终双双殉情自杀。这个传说以山歌、戏剧和道情、鼓词、花鼓、莲花、参龙调、唱龙船儿等曲艺形式在浙南民间广为传唱,叩动了一代又一代温州人的心灵,同时也成为了一代又一代温州艺术家不舍放弃,为之魂牵梦萦、呕心沥血的创作题材。这个传说在温州民间衍生了“高机分别,哭得闹热”的口头禅,在艺术界被称之为“不逊色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不为人知的起源时间  “高机与吴三春”的传说产生于何时,

3、现已无人知晓,但从各种艺术形式的唱词内容分析,应始于清代。苍南山歌唱本《高机别三春》的第一句唱词“道光坐天真明君,且说一本好新闻”,就明确告诉人们故事发生的时间。永嘉道情《高机卖绡》唱本的第一句唱词是“乾隆年间有户人,处州龙泉吴宅门”。  但民间艺人王牡丹、陈春兰等演唱的温州鼓词唱本,却都把故事的发生时间定在明嘉靖年间,其原因,或许是为了强调故事更为古老,或者是为了证明他们所唱的词本出现的时间更早,或者是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知道明代温州丝织业就已经十分繁荣、丝织高手辈出,故事出现在这一时期更为合理。  而据叶大兵先生提供约于清末民国初期刻印的《新出·高机分别》乱弹唱本照片和沈沉先生

4、编校的《杜隐园观剧记》所辑的瑞安张震轩民国九年的日记“赴斜桥头看演《高机别》、《白水滩》二出”,至少于民国初期,《高机与吴三春》的传说即已出现了舞台演出剧。无法确定的主角身份  “高机与吴三春”传说的主人翁高机到底是何方人氏,众说纷纭,各执一见,有的说是平阳县白沙乡人,有的说是现苍南县龙港镇河底高村人,但河底高村的高姓村民很是忌讳这种说法,平阳县鳌江镇五板桥村的高姓村民则声称是他们村人。  五板桥村村民说,他们村原名白垟村,就是传说中所唱的白石村,村中原建有高机庙,现庙虽然被拆掉了,但老人们还都清楚地记着庙里原立有高机的塑像和用石灰塑在神龛两侧的“高郎自有千秋在,吴女姓名万古传”的对

5、联。根据苍南山歌唱本“家住浙江平阳县,舮艚港口白石村”的唱词分析,五板桥村的说法或许可信,因为鳌江原来称舮艚,白垟村又靠近鳌江港。陈春兰演唱的鼓词唱本则直接道明高机出生在“五板桥村”,这或许是陈春兰系平阳人,曾听过五板桥村人的说法。  各类唱本所唱的高机出生地都大致在鳌江两岸。然而,现在鳌江两岸已无法查证历史上是否确有高机其人,两岸的高姓人口聚居地——河底高村和五板桥村高姓人的族谱里也无从找到高机这两个字。较为合理的应是老一辈艺术家的说法:高机本无其人,仅是传说中的人物,与客观实际无关,高机应是“高技”的谐音,是技术高超的丝织工的综合形象。多样的故事名称与结局  在诸多的传说文本中,

6、“高机与吴三春”传说的题目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山歌唱本为《高机别三春》,“唱龙船儿”为《高机织绸》,潮剧是《百鸟图》,花鼓为《高机卖绡》,鼓词、道情和瓯剧的名称有《高机与吴三春》和《织绸缘》,小说《高机与吴三春》再版时又改名为《瓯江怨》,早期的越剧名称为《魂断桃花岭》、《血溅桃花岭》、《桃花岭》等。此外,据陈玮君的小说《高机与吴三春》创作后记,还有《高机别》、《高机分别》、《高机分别全本》、《三缘会》(即《机房会》、《楼台会》、《麦饼会》)、《麦饼会》、《马道双嗔麦饼会》、《麦饼赠银》、《五凤花鞋赠银记》、《卖绡记》等名称。  故事的结局也是多彩多样,或以悲剧警世,或以喜剧悦人,不同的

7、唱本有不同的故事结局。但前期的曲艺与民歌唱本,大多以大团圆的喜剧结尾。同样的喜剧唱本,结局又有所不同,有的以高机与吴三春生子育儿高中探花结尾,有的以高机被温州知府收为义子,热热闹闹迎娶吴三春结尾。后期的戏曲唱本,一般以悲剧为主调,侧重强调高机与吴三春坚贞不移的爱情,大多以吴三春自裁于花轿之中,高机发疯跳入滔滔瓯江为结局,这其中不乏存在艺术家的思想倾向。唱白纷呈的艺术风格   《高机与吴三春》何琼玮著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  “高机与吴三春”传说,以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