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中移动天花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移动的天花板薛旭发布时间:2010-08-25 对中国企业而言,面对战略和营销天花板是一个非常客观的事实。所谓战略营销的天花板,指当企业提高公司未来和现有的产业位置,或者遭到竞争对手的严重威胁时,企业却无法进行突破或无法抑制这种威胁,从而形成了增长的上限,且难以突破。 无可避免的挑战 在这个天花板中,中国移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典型。一方面,其规模巨大,市场价值高达上万亿人民币;另一方面,在手机3G时代,其正面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腾讯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产业市场史上,16人的微软战胜25万人的IBM的故事,似乎又在中国移动再现了可能性。 腾讯QQ在21世纪初期并没有触及中国
2、移动的利益,得到了中国移动大量的支持。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腾讯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发展,注册网名达到了5亿,年收入也接近100亿,企业成本相对较低。2007年,从固话通讯三网合一的运营模式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将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中国移动垄断市场的局面存在着被打破的趋势。 之所以出现这种趋势,主要是因为移动、电信和联通都能够提供全国范围内的无线接入网络服务,这种无线可移动网络接入服务使得网络操作可能转变成电话形式,特别是随着苹果手持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和手机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性趋势。过去手机的两大优势——号码资源优势和大量储存电信联系人名的优势——在计算机上实现起来会更加方便,而中国移
3、动独家控制网络覆盖的能力也由于其他网络的加入变得非常脆弱。无线可移动网络手机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注册,已经形成了全国甚至全球体系,进一步冲淡了主流电信赢利模式。 从中长期模式看,中国移动有可能进入全面可移动网络宽带时代,而计算机和手机将全面整合成一体化的机器,并且,随时在线的QQ、网络之间免费通话,有可能彻底攻破移动之间的免费通话的最后一个堡垒。 传统竞争思维亟需打破 中国移动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长期居于产业领导地位,同竞争对手的实力差距不成比例,战胜竞争对手的方法就是简单地花钱,进行大规模的宣传,然后给对方一个折扣,给顾客一个折扣,就足以击垮对手。 这种形式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4、,中国移动在营销和战略创新方面已经不太擅长使用极其有效的细分市场战略,更不擅长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构建和开发具有特色的消费者利益和价值。这些是移动的一个非常大的不足。 因此,要战胜腾讯,移动首先要从大企业思维,从战略层面上,将自已在即时通信中视为弱者,然后,再用弱品牌强势营销战略寻求战略的突破口。弱势品牌战略营销的核心思想首先是精选细分市场,找到特色化的独特细分市场,然后在细分市场中深挖消费者利益和价值,把腾讯市场中的一部分消费者挖掘过来。比如,MSN市场直到今天仍然是非常好的稳定的市场,这主要是因为它的特定的细分市场战略是针对国内强势白领的策略和措施,赢得了一批白领的支持,从而稳定了自
5、已的收入。尽管用户数量同MSN所期望的目标存在着差距,但是这种策略说明MSN的强势品牌。所以从战略管理上讲,中国移动要确定目标消费群,稳定自己的收入。 中国移动在价值设计上也存在一个很大的不足,它只是简单地提供短信免费等优惠措施,但是这只对低端消费者人群才有吸引力,而对有意识和概念的消费者而言不构成很强的吸引力,因此中国移动在战略上存在巨大的问题,无法直接面对具有引导性的中高端消费者。战略的本质是舍的决策,不是得的决策,是现在大的投资性决策,是为了实现未来长期收益的投资决策。显然,在未来可移动高速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对即时通讯认识不足,特别是在营销的思想和体系上没有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
6、法,尤其是在面向特定的中高端细分市场策略上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没有深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分析研究其行为特征,以致迟迟不能拿出在市场上真正有消费者利益和价值的营销方案。这点也是中国移动存在的重大不足。 必须在可移动网络技术上超越腾讯 面对腾讯的进攻,中国移动又不能完全封杀,因为其他两个电信体系正在咄咄逼人,希望通过腾讯来扩大自己的收入,而腾讯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发展成一个独特的号码资源系统,通过号码资源的配置和品牌化,从而给消费者提供一个网上身份和网上沟通号码,实现可移动网络、电脑和手机的完全融合。这种发展前景客观上威胁到了中国移动的存在,即使中国移动现在的全部业务不可能都受到重大的打
7、击,但这也是中国移动不得不考虑如何面对腾讯挑战的一个问题。这就像高速公路由一家变成三家,高速公路收费的门槛不能再成为门槛的时候,消费者要选择的不再是付费的高速公路,而是更加舒适方便的马车,腾讯无疑是走在前面的一辆马车。 所以,中国移动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开发出一辆比腾讯更加舒适的马车,迫使腾讯不得不同中国移动合作。这样做的前提是中国移动必须在可移动互联网中,在即时通讯方面打造出一辆能够将现有的移动客户转化成互联网客户的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