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91197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0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摘要】随着通识教育的理念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通识教育理念应该是大学办学的基础之一。外国语言文化是通识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育更应该秉持通识教育的理念,大力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的“通识内涵”,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世界各国的交往与合作越来越广泛,大学英语也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文化素养的人才的重任。在此大环境下,通识教育理念走进大学教育的视野,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我们的目标就是既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的能力
2、,又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负责任和知识全面的公民。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1943年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指出通识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此种人需具备四种能力:①有效思考的能力;②能清晰地沟通思想的能力;③能做适切明确判断的能力;④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并认为通识课程应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黄坤锦,2006)清华大学博士李曼丽女士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从通识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概括。简而言之,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广博的、普遍意义的了解
3、,形成内心统一的认识观和世界观,并通过理性和感性均衡发展,使之形成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解决问题能力、生活态度、道德和政治修养等广泛的教养要求的具体教育形式。(杨颉,2009) 二、大学外语教育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让学生不仅掌握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还要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各项能力。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然而,我国的大学外语教育一直以来以“工具论”为主导,对其人文精神培养的作用未予以重视。学生们
4、在考试中游刃有余,然而在真正需要和英语国家人士进行沟通交流时,却显得十分拘谨,手足无措。此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陈旧,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同时也导致了“聋哑英语”等现象的出现。 出现上述的原因之一就是强大的功利主义传统制约了通识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生长空间。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倾向于重“制器”而轻“育人”,重功利而轻人文是十分不可取的。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尝试 在充分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后,考虑到现行英语课程设置以及课时的现状,尝试利用传统课堂教学与X络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5、和X络教学学习平台,采用教师课堂面授与X络平台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将纸本教材以外的知识通过X络延伸至课外。 在开始实践之前,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等形式,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和对英美国家文化的了解水平是他们自己觉得需要提高的部分,因此,针对学生的需求,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余,通过X络博客的形式,我们选择开设了英美文化、英语实用写作、英汉互译及英美文学四门英语提高课程。在此实践中,教师将授课内容以幻灯片或文档形式上传至博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课下学习和联系,有任何问题和反馈可以以留言的形式告知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统一的答复。到四门课程
6、结束时,根据授课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测评,如试卷或调查问卷等。以下是以其中一门课程为例,说明在通识教育理念下进行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尝试的全过程。 我们的实验对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中非英语专业2009级两个英语教学班的学生,自然班型分别为46人和55人。其中,46人班型只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称其为“控制班”。而56人班型除正常的教学活动外,每周两次进行自主X上学习,称其为“实验班”。以英美文化这一课程为例,我们在开课之前和课程结束之后分别以试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测试,了解学生对英美文化掌握程度的变化。控制班和实验班的前测成绩平均分分别为39.04分和38.42分。课程结束之后的
7、后测成绩平均分分别为58.61分和68.71分。从两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提高程度要明显高于控制班,说明我们这一改革尝试还是可行的。 四、小结 在经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尝试之后,我们感到大学英语不应仅仅教授语音、语法、语篇等单一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而应该贯彻通识教育的现代理念、引导学生用英语去思考。这样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才能真正与通识教育的核心教育结合起来,才能适合中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新形势,使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保持蓬勃发展的生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