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71848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麻杏石甘汤治疗表寒里热型秋冬季急性支气管炎60例临床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麻杏石甘汤治疗表寒里热型秋冬季急性支气管炎60例临床报告【】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治疗表寒里热型秋冬季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麻杏石甘汤加减煎汁内服,1剂/d,早、中、晚饭后温服。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7.10%。结论麻杏石甘汤治疗表寒里热型秋冬季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表寒里热;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我科自2006年11月~2010年1月以此方加味治疗秋冬季急性支气管炎、证属表寒里热者60例,总有效率97.10%,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
2、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10岁,平均38.6岁。发病时间均为秋冬季。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实用内科诊疗规范》[1]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外感咳嗽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 1.3主要症状起病较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咳嗽咯痰,痰稠不爽或痰黄,喘促胸闷,心烦口渴,甚者咳引胸痛,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或弦紧;体征:两肺呼吸音增粗,有时可闻及散在粗大湿啰音,咳嗽、咯痰后消失;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或正常;排除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癌、支气管内膜结核等疾病。 2治疗方法 运用中药麻杏石甘汤
3、加味煎汁内服。处方:炙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30g、法半夏10g、黄芩10g、鱼腥草25g、全瓜蒌12g、白芍12g、甘草10g。加减:兼有痰稠难咯者加海蛤壳;痰多加桑白皮、葶苈子;咽干咽痛加射干、虎杖。煎服法:水煎内服,1剂/d,早、中、晚饭后30min温服。7d为1个疗程(包括不足7d痊愈者)。 3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咳嗽病症疗效标准制定。①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胸部X线正常;②有效:临床体征消失,临床症状缓解,胸部X线正常;③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变或加重,胸部X线肺纹理增强或出现新病灶。 3.2治疗结果本组
4、患者69例中,痊愈52例,占75.36%;有效15例,占21.74%;无效2例,占2.90%。总有效率97.10%。 4典型病例 女,47岁,2008年12月5日初诊,2d前因感受风寒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咳嗽咯痰,痰黄质稠,不易咯出,喘促胸闷,纳差,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体检T37.8℃,扁桃体Ⅱ度肿大,两肺闻及湿啰音及哮鸣音。化验:血白细胞总数11.9×109/L。X线示:肺纹理增粗,余无异常。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咳嗽(表寒里热),治拟宣肺解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炙麻黄6g,杏仁9g,(先煎)生石膏30g,法半夏9g
5、,黄芩9g,鱼腥草30g,(包)葶苈子25g,射干9g,白芍12g,全瓜蒌15g,焦三仙各9g,生甘草6g。1剂/d,水煎分3次饭后30min口服。3日后复诊:诸症消失,偶有咳嗽,咯痰色白质稀,纳可,大便正常。体检:体温正常,扁桃体不肿大,两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血常规检查正常。守原方加减3剂后复查:诸症均平,两肺听诊正常,X线无异常发现。 5讨论 支气管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大气污染、吸烟、过敏、遗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炎性变化、黏液分泌增多从而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4]。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50
6、岁以上患病率高达15%。吸烟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常于气候变冷时反复发作。根据病程经过可分三期:①急性发作期,指1周内咳嗽、咳痰或喘息明显加重。②慢性迁延期,指不同程度咳嗽、咳痰或喘息症状,迁延到1个月以上者。③临床缓解期,经过治疗症状基本消失或有轻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2个月以上[5]。支气管炎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平时应尽量避免吸烟、烟雾,加强个人卫生和锻炼,缓解期应以提高抗病能力和预防复发为主。 依据其临床表现该病证属祖国医学“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基本病理为本虚标实,病理演变易虚易实,缓急多变,且有日趋加重之势。患慢性支气管炎者多为年老久病之
7、人(本组平均年龄60岁以上),年老多亏,久病多虚。扶正祛邪,既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则,又是提高和巩固疗效的一项措施。究其病理,其发生与发展常与外邪的反复侵袭、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祖国医学重视天人合一,特别关注环境、气候的变化,本病易发于秋冬季,其气候特点为土燥气寒,土燥易生内热,气寒易客卫表。当秋冬季气候骤变,天气转冷,寒流袭来,尤其在机体抵御外邪能力下降时,外寒遏表,致使内热蕴郁肺胃,不得发散,易形成“表寒里热”之证,治应内外兼顾,表里同治[6]。方中麻黄性味辛苦温,归肺、膀胱经,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