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57681
大小:63.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妇科卵巢切除或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护理配合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妇科卵巢切除或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护理配合及观察章焕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医医院江苏扬州225800)【摘要】目的:探究卵巢切除或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加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配合措施,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在术前后实施优质护理配合有利于降低手术时间
2、和术中失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应用上有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优质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205-02引言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是临床上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情况下进行子宫切除或卵巢囊肿剔手术进行治疗[1]。不过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会产生疼痛、不规则出血、腹水等不良状况,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提高护理质量,寻找最佳护理方法[2]。木文具体研究实施妇科卵巢切除或卵巢囊肿剔除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1.患者资料与治疗护理方法1.1患者临床资料
3、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加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无严重并发症或者精神疾病,已经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3]。患者年龄均在22〜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6±3.2)岁,均停经约35〜49天。经确认,患者囊肿直径达8〜12cm,平均为(9.5±1.6)cm。将上述患者随机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使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患病吋间等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1.2治疗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针对性实施卵巢切除或卵巢囊肿剔除手术,麻醉可以采取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形式。65例改为子宫肌瘤,35例是卵巢囊肿或
4、卵巢囊肿合并子宫肌瘤。1.3护理方法1.3.1术前准备:护理人员这在手术前一天指导患者手术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手过程,告知苏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并给予疏导,避免其产生恐慌、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对手术过程造成影响。患者客观准确地认识到手术过程后,可以积极地配合手术实施。另外,在手术前要护理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将手术中会用到的器械都准备好,并检查患者麻醉吋的氧气是否充足、电视摄像系统是否完好和仪器是否状态良好。1.3.2手术中的护士配合: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对患者采取腰麻及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麻醉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
5、放平下肢,麻醉后护理人员给患者固定平卧位。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情况,并及时提供手术中要用的补给物和手术器械。在手术中要对患者采用相应的保暖措施,在患者的下肢使用海绵脚套提供保护,用棉被遮盖身体非手术区域。注意将手术中会用到的消毒液和冲洗液等加热,保证使用吋温度适中,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受凉而产生寒颤。1.3.3器械护理配合:检查器械台时要针对性地对手术中会用到的特殊器械严格检查,确保苏功能状态良好、结构完整和连接线能够准确连接。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好辅助工作,及时提供手术所需器具,并及吋检查盆腔内的出血状
6、况,将冲洗工作做好,最后检查好好器械敷料,将伤U的缝合做好。1.4统计学分析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8.5版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并用t检验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天数等数据,P<0.05表示无显著差异,数据存在可比性。1.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全部成功,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的手术吋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天数都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表1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木2.讨论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及子宫肌瘤的操作方法,对降低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有良好效果,并II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患者术后出血量少、恢复较快、效
7、果好[3】。尤其对于没有生育过的患者,效果更显著。另外患者在术后发盆腹腔连粘的机率较低。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要配合密切,能够有效掌握患者的状况,还要熟悉和了解手术过程中用到的器械和相关注意事项,辅助人员要及吋将用到的器械传递给操作人员,密切配合,保证质量,提高效率[4】。本次实验中,对两组患者都实施了卵巢囊肿切除手术,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了护理配合干预措施,有效缩短了手术吋间,降低了术中失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冇良好效果。【参考文献】[1】隆益会,开腹与微创子宫全切除术临床结局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144-14
8、5.[2]SheinerBashiriA,LevyA.Obstetriccharacteristicsandperinataloutcomeofpr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