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41325
大小:72.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探究常德康复医院湖南常德415000【摘要】目的:比较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分别接受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8.5±2.2min,术后排气时间22.2±3.8min,住院时间8.3±1.6d,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76.5±5.6mi
2、n,术后排气时间37.8±2.4min,住院时间14.3±6.8d,并发症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和开腹手术相比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控制方面有着一定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关键词】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开腹手术急性阑尾炎是常见外科急腹症,发病率高,起病急发展快,其中穿孔性阑尾炎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鉴别难度较大,阑尾根部和近端最常山现,不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比较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疗效,选择2014年9月-2016年5月期
3、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48例作为研宄对象进行临床研宄,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过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符合中华医学会推荐穿孔性阑尾炎诊断标准,对木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选择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病、全身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将全部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其中观察组24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35.2±12.6岁;男14
4、例,女10例。对照组24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4.5±11.7岁;男13例,女1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均全身麻醉,取平卧位,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麦式切U或者腹直肌切口逐层切开,找寻阑尾、切除,荷包包埋阑尾根端,邻近肠系膜覆盖,冲洗腹腔、皮内缝合。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脐上切lcm弧形切U,气,腹针穿刺,12-15mmHg压力7气腹,置10mmTrocar,适当调整位置,观察孔放入腹腔镜,主操作孔直视,石下腹放置10mmTrocar,麦氏点附近放置5mmTrocar,吸
5、出腹腔积液,分离粘连,电凝、钛夹处理阑尾系膜、根部,Endoloop双重套扎阑尾根部,切除阑尾,10mmTrocar将阑尾取出,生理盐水冲洗腹腔,解除气腹。1.3观察指标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吋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吋间,并统计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包括残余脓肿、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8.5±2.2min,术后排气吋间22.2&
6、plusmn;3.8min,住院时间8.3±1.6d,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吋间76.5±5.6min,术后排气时间37.8±2.4min,住院吋间14.3±6.8d,并发症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急性阑尾炎主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祌经反射以及血流阻滞不流通等多种因素,在各类急性阑尾炎中,穿孔性阑尾炎最为严重,治疗也最为棘手,临床上对于穿孔性阑尾炎的认识程度较浅,不明确其发病原因,会给患者造成很严重的创伤,发病影响范围较大[1】。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穿孔部位是阑尾末端和近端,发病
7、早期出现发烧、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导致肠炎以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症状[2]。临床上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常规的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过程中,腹部器官在空气中长吋间暴露,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感染的风险逐渐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不断提高[3】。而ii开放式手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手术损伤,手术切U恢复缓慢,患者手术痛苦较大。近些年腹腔镜手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日渐广泛,腹腔镜手术无需切开腹腔暴露脏器,手术创U小,不会给患者的腹部脏器带来较大的刺激,为医生提供了直观清晰的手术视野,手术吋间更短,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更小,患
8、者术后恢复快,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几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