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38189
大小:6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0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与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与施工[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桩基础施工工艺 []:叙述了灌注桩后压浆加固机理,参数的确定,从工作机理、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几方面对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进行系统介绍。 1.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随着深基础形式,然而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桩基础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方法是加大加深桩身,然而这将大大提高单桩的成本和施工难度。同时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本身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尤其是灌注桩桩底存在的沉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桩的承载力。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很好地解决钻
2、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本身存在着桩的缺陷,并提高了桩的承载力。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主要有桩端后压浆和桩周后压浆两类。所谓后压浆,就是在钻孔灌注桩成桩后,通过预埋于桩端或桩侧的压浆器向桩端或桩侧高压注入特殊配方的水泥浆液,在软土地基条件下,改善钻孔灌注桩成桩工艺,以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工程沉降量。尤其是基桩抗拔承载力要求较高时,可采用桩侧后注浆、扩底等技术措施。 据统计,采用后压浆技术后,单桩承载力可提高40~120%(细粒土提高幅度小),在相应减少桩数的条件下,建筑物总沉降量可减少30~50%,并可显著减
3、少差异沉降。 2.后压浆技术机理及适用范围: 后压浆的作用机理是在桩体形成后,再由桩端和桩侧的预埋管压入水泥浆,通过浆液的渗扩、挤密和劈裂等方式,固化桩端土层提高桩端承载力,改善桩土界面,使桩周一定范围的土体得到加固,增大桩侧摩阻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单桩承载力和减少沉降。 充填胶结效应 在卵石、砾石、砂中进行后压浆,被加固土体孔隙部分地为浆液充填,散粒被胶结,土体强度和刚度大幅度提高。当被加固体位于桩底时,桩端阻力因扩底效应而提高;当被加固体位于桩侧时,桩侧阻力因桩径扩大效应而增大。 加筋效应 对粘性土、粉土进行
4、后压浆,单一土体被加筋成复合土体,复合土体的强度变形性状由于加筋作用而大为改善。同时,在压浆过程中还伴随土体固结和化学硬化作用。桩顶受荷后,桩侧、桩端的复合土体能有效地传递和分担荷载,从而提高总桩侧阻力和总桩端阻力。 固化效应 桩周与桩端土层与压入的水泥浆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固化,使单位端阻力和侧阻力显著提高,显示固化效应。 同时,采用后压浆技术不但使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得到稳定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发挥桩侧与桩端土的承载潜力,使得单桩承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另外,由于后压浆过程中对桩周及桩端土体进行了加固并预先消除了一部
5、分土体变形,桩基沉降量不但显著减小而且沉降均匀,并且沉降稳定的较快。 灌注桩后注浆适用范围: 可用于各类钻、挖、冲孔灌注桩及地下连续墙的沉渣(虚土)、泥皮和桩底、桩侧一定范围土体的加固。 3.单桩注浆量的设计: 单桩注浆量的设计应根据桩径、桩长、桩端桩侧土层性质、单桩承载力增幅及是否复式注浆等因素确定,可按下式估算: Gc=apdasnd 式中ap、as——分别为桩端、桩侧注浆量经验系数,ap=1.5~1.8,as=0.5~0.7;对于卵、 砾石、中粗砂取较高值; n——桩侧注浆断面数; d——基桩设计直
6、径(m); Gc——注浆量,以水泥质量计(t); 对独立单桩、桩距大于6d的群桩和群桩初始注浆的数根基桩的注浆量应按上述估算值乘以1.2的系数; 后注浆作业开始前,宜进行注浆试验,优化并最终确定注浆参数。 4.后注浆装置的设置: 后注浆导管应采用钢管,一般采用DN25×3.25焊接钢管,在钢筋笼制作阶段钢管应与钢筋笼加劲筋绑扎固定或焊接; 压浆导管与钢筋笼固定采用16号铅丝十字绑扎固定方法,绑扎应牢固,绑扎点应均匀。桩端压浆管绑扎于加劲箍内侧,与钢筋笼主筋靠紧绑扎,固定绑扎点为每一道加劲箍处。 压浆导管的上端
7、应高于桩施工作业地坪上至少200mm;桩端压浆导管下端口(不包括桩端压浆阀)距钢筋笼底端350mm(注:钢筋笼最下一道加劲箍应调至纵筋底端之上400mm处)。 桩侧浆管在最下部采用同直径三通管件连接,两侧钢管外面套上同直径的加筋塑料胶管并在两端用铅丝固定,这样压浆喷头就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单向装置:当注浆时压浆管中压力将塑料胶管迸裂,水泥浆通过注浆孔和破碎的胶管压入土层中,而混凝土灌注时该装置又保证混凝土浆不会将压浆管堵塞。 桩底注浆管在最下部20cm制作成压浆喷头(俗称花管),管头压成扁状并焊接封闭,在该部分采用钻头均匀
8、钻出4排(每排4个)、间距3cm、直径3mm的压浆孔作为压浆喷头,用胶带将压浆喷头缠绕堵严。 桩端后注浆导管及注浆阀数量宜根据桩径大小设置。对于直径不大于1200mm的桩,宜沿钢筋笼圆周对称设置2根;对于直径大于1200mm而不大于2500mm的桩,宜对称设置3根; 对于桩长超过15m且承载力增幅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