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镇平历史城镇空间形态讨论

河南镇平历史城镇空间形态讨论

ID:20124231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0

河南镇平历史城镇空间形态讨论_第1页
河南镇平历史城镇空间形态讨论_第2页
河南镇平历史城镇空间形态讨论_第3页
资源描述:

《河南镇平历史城镇空间形态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南镇平历史城镇空间形态讨论随着区域手工业的发展,镇平逐渐由重要军事据点城镇转向商业性手工业城镇。镇平被称为中国四大玉都之一,其玉雕文化可追溯四千年前。西汉时,镇平玉雕开始具有商业性质,宋、元时玉雕产业开始规模性生产,明、清时成为当地重要产业。同时,随着商业与手工制造业的兴旺,自清中叶起,镇平丝绸业极盛,畅销海外,随之各大商号应运而生。  1古城选址  镇平古城处于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古城的选址主要有地理环境与区域交通两个原因。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往往基于自然风水理论,镇平有着负阴抱阳的山水格局。根据新编的《镇平县志》记载,涅阳城,地处伏牛山南麓

2、,涅水之阳。伏牛山即为镇平北面的靠山。赵河(清代顺治时期开始称赵河,古称涅水、课水、照河等)是流经镇平县主要三条河流之一,今镇平县城就在赵河北岸。赵河源头在镇平县境内的伏牛山南麓,其流经该县二龙乡、石佛寺镇、杨营镇、候集镇、邓州穰东镇、新野县。镇平境内的山水诠释了枕山面水的风水势态,山环水抱必有气,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镇平区域交通便利。陆路交通以镇平城关镇为中心,链接东西城镇,西至邓州、东至南阳,主要承担南阳到内乡与邓州的交通贸易。水路以赵河为主要载体,通过水路交通北接南召、南接邓州。境内的赵河是唐白河的最主要支流,唐白河是

3、汉江最大支流。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古城主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就曾设在赵河北岸的渡口,区域内外的物资在此进行交换输送。宋金战时,部分战时物资军马由水路运至战地。解放战争时期,陈谢兵团挺近豫西解放镇平,曾围绕水系河流展开激战,更加凸显出镇平区位交通的优势。镇平是古代南阳地区重要军事据点,东临防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南阳,西靠第二大军事防御城镇邓州。防区整体呈叶状,西、北两面为伏牛山,东为桐柏低山丘陵,仅向南一面沿唐白河流域呈漏斗形敞开。三个城市与内乡、社旗、淅川等军事据点呈线状分布,如发生战事,首尾相连可迅速形成统一战线。  2古城历史变迁  镇平作为

4、南阳地区军事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进而城区得以不断发展。特别是宋朝之后,随着手工业和商业人口增加,商贸活动频繁,城镇街道势必不断向外扩张,在清朝时期曾达到极盛。镇平最早于夏朝时出现村镇,被统称成吕邑。东汉时其名称改前亭为涅阳,属于南阳郡。这段时期,镇平是南阳管辖下的周边村镇,是南阳地区交通与贸易往来的驿站之一。这时镇平玉雕产业兴起,同时依托赵河的水利优势,在大力发展航运的形势下吸纳商户在此经商,村镇人口与规模得以发展。金国在灭掉辽朝之后北宋相继灭亡,在南宋北上收复失地与金兵南下的战乱时局下,镇平遭受战火洗礼,镇平的归属多次更改。

5、金哀宗于1226年设镇平县,一直沿袭至今。虽然处于双方战火的交界处,但是由于增加大量驻守军队的介入,反而使得镇平得以建设,村镇人口与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镇平与周边城镇的交通得以巩固,商贸与军需往来加强。  明清时期农民起义不断,镇平境内先后有明末的李自成起义、清朝的白莲教起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在这些农民运动中镇平均为重要的战场。清康熙《镇平县志》记载:明成化六年(1470年),因旧址筑土城,周长2.6km,城墙高4m,厚2.7m,壕深4m,宽4m。正德九年(1514年),城池向南拓展数十步,呈长方形,筑土垒砖,城外有壕。崇祯年间(1628年1

6、644年),为抵御李志成义军,成周筑营房800余间,置敌台12座,后均毁于战火。清顺治至康熙年间(1644年1722年),曾4次重修。同治元年(1862年),为抗阻捻军,由士绅捐资重修,城墙加高1.7m,城壕加宽、深挖各1.7m。1931年1934年(民国20至23年),为防御匪患,4次重修,增筑碉堡10座。至此,成周长2.94km,墙高6m,厚2.7m,城垛1396个,壕深5m,宽5m,有门楼4座,角楼4座,碉堡10座。1939年(民国28年),为便于日机空袭时人口迅速疏散,拆除部分城墙。1947年(民国36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滞解放军攻城,强迫

7、民众集资兑料修复城墙,增筑碉堡,并在南门修筑瓮城1座。同年11月,解放军部队破西门攻入县城。建国后,城区建设不断发展,城墙陆续拆除,现遗留成周壕沟。  3古城城墙形态  城墙始建于明朝(1470年),城池周围5里130步,高1丈8尺,宽8尺,由于明末清初农民起义与民国国内解放战争,城墙曾得到多次加固修复。1948年县城解放后城墙拆除。如今的县城是在明清城墙的原址上发展而来的,之后在民国时期进行了扩建。镇平清城墙呈长方形,具有东西对称,矩形方正的形态特征,是在明朝土城基础上砌筑而成的。城墙东西门楼由城内主街相通,南北门楼相错。明末清初时期,城墙上曾设

8、多个敌台,后毁于战火。民国时期,镇平城墙在清城墙基础上,向西北两面扩建。在此时期,镇平城墙中曾出现一段弧形城墙。《中国城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