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ID:20111629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_第1页
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_第2页
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_第3页
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创业教育课程是围绕创业教育目标而选择和设置的课程。创业教育目前已从“普及阶段”过渡到“体系建设阶段”,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必然要求。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规范课程教学内容,引入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和进行公正全面的教学评价机制,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双创”背景下,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鼓励高校资源与产业界资源有效结合,既是经济转型的要求,也是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创业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更重要的是教育功能的重新

2、定位,是涉及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和发展的价值追求。创业教育课程要想发挥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进行系统规范的课程设计。而真正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需结合学校创业现状,深刻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将创业教育课程系统化并能承上启下的纳入高校的整体课程规划中。[1]一、课程目标设置目标在课程设置中起到导向作用,直接影响课程的设置、开展及评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提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的人才,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过程。2015年颁

3、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创业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点,学生在课程中获得超越和创造的意识,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创业能力,学会运用不同学科思维方法观察社会,拥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教学目标。[2]二、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创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要具有基本的普适性、复合性、时代性和创新性。课程内容要根据学生知识和经验的程度分层次、分等

4、级地进行。第一阶段主要针对刚入校的大一、大二学生,采用理论讲授,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创业常识,掌握创业基本知识,理解创业的一般过程和成功创业要素,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创业素养,以必修课形式进行。鼓励大学生和老师进行科研研究,并提升自己“内岗位”创业能力,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第二阶段为模拟实践。在基础课程结课后,开设《KAB创业教育》《SYB创业课程》《创业实训》等选修课,选取对创业活动有进一步兴趣或打算创业的学生进行授课。按照商业操作程序环节,结合沙盘模拟、X上实训等方式,从创业团队的建立、市

5、场调研、组织管理、产品营销、破产回购等环节,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第三阶段是设立创客集训营,集中全校已经创业的学生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通过邀请企业导师授课、创业沙龙、项目申报扶持进行实战演练,并根据项目申报结果计入学分。学生在企业导师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各自申报的创业项目逐步开展业务并定期交流汇报。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创业教育课程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结合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要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并且,第二、三阶段的课程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课堂,需要赋予学生

6、更多的展示机会,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讨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双主体教学法,融入团体生涯辅导技术和教练技术,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在进行纯粹理论讲授时,教师可以精选自己本校的创业典型案例,采用“头脑风暴”,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教师点评总结,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大赛、素质拓展、市场营销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效性,寓教于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此外,还要适时邀请优秀校友或社会知名人士与学生面对面,让他们谈自己创业的心得体会,让

7、学生吸取他们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创业承受力。[3]四、创业教育课程评价施良方教授认为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评价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理论基础的评价;对课程目标的评价;对课程内容的评价;对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的评价;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目前,最为缺失的是教学效果的评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现有的评价机制中,“创业企业的数量”和“创业成功率”成为衡量创业教育的标准。但是,创业教育并不应该定位于功利性的“工具教育”,即使进行了创业教育,

8、从一开始就创办企业的学生相对于就业人数仍然只是少数,并且创业教育的效果具有延时性,很多学生都是在工作了许多年后才开始创业,又或者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内岗位”创业。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关于创业教育实施评价效果研究发展缓慢,学术界的研究多集中在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模式探索,导致创业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缺失。:宋亚辉: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2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