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街头文化》

简评《街头文化》

ID:20109346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简评《街头文化》_第1页
简评《街头文化》_第2页
简评《街头文化》_第3页
简评《街头文化》_第4页
简评《街头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评《街头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评《街头文化》:近期有幸拜读王笛先生的巨著《街头文化》,此书的英文版于2003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本于200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拜读此书后引发感想,在此笔记下来。  关键词:街头文化;评论  :I06:A:1673-0992(2010)11-0000-01    从本书的题目,我们不难看出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成都的“街头文化”,正如王教授在本书的导论中所说“本书并非成都城市史的综合研究,而集中在成都的街头文化”。[1]围绕着这个中心,采用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导论

2、,在导论中就本书的一些问题,如资料的分析、下层民众、公共空间、大众文化等做了一些简要说明。第八章是结论,在结论中,“从一个比较广的视野来综合估价内陆城市成都的街头文化、公共空间和下层民众的演变及其意义”。[2]二至七章又将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2-3章),主要讲民众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公共空间分为三部分:日常生活空间、商业空间、节日庆典空间,介绍了民众在公共空间的生活状况以及对空共空间的使用。第二部分(4-5章)主要讨论了20世纪初的改革运动对街头文化、街头生活和公共空间的影响,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民众与改良者的关系。第三部分(6-

3、7章),第六章的题目为“冲突”,这是想要证明的论点,通过对从家庭到邻里的论点,茶馆各阶级及其冲突,汉人和旗人,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冲突,以及妇女向男人世界的挑战,下层民众的抵抗等等的论述,来说明:公共空间总是充满冲突的。第七章主要是说由于政治的动荡,辛亥革命后的街头文化逐渐趋于政治化。  阅完此书,我收益颇丰,也才知道什么是饱学之士,什么是术业有专攻。我觉得本书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采用叙事的方法来写,加之引用了很多奇闻异事,使文章读起来诙谐幽默,使本书可读性很强,适合大众人群。在序中就写道,试图通过叙述和描写引导读者进入“事件”

4、内部,让他们“身临其境”来对“事件”进行观察,力图把复杂的问题分析得简单易懂,力图以比较明了、直接、清楚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理论和术语,其目的是使不仅本领域的专家,而且其他领域的学者、甚至大众读者都能读懂、而且喜欢看下去。我想的目的基本达到了。例如对卖小吃的商贩的描写——“一根扁担,一边挂着木桶,里面放上锅碗瓢盆,另一边挂炉子。一个抽屉可以随时打开,里面放满了豆瓣、酱油、红辣椒、姜米、香料和泡菜等调料品。”再配上街边小吃的四幅插图,再现了那个历史年代,这使我们自己仿佛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个年代,成了书中人、书

5、中事。《加拿大历史学刊》就说道“本书写出了一个鲜活的历史”。  第二,视角的独特性。马敏教授指出“王笛新著之‘新’,似乎还不在于典范转移中的全局之新、范式之新,而是一系列‘视角转移’所造成的感觉之新、领域之新、方法之新。”[3]“把视角从精英转向普通民众、转向城市的日常生活时,一系列与公共空间相联系的新视点、新问题便浮出水面,大大加深和丰富了我们对城市文化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对城市现代化的具体进程和诸多面相有了更为全面的把握。”[3]以往的书目往往是透过精英的眼睛,通过精英的言语来考察由精英和政府所倡导的改革运动,以及它对社会产

6、生的影响。本书则不同,从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民众的日常生活,通过那些在历史上不曾留名的芸芸众生,来考察社会改革怎样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对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以此为视角来研究社会改革的影响。  第三,资料分析运用的功底之深。中国历史是社会精英来记录的,这必然代表着他们对社会的观点,而他们又是瞧不起下层民众的,因此关于平民日常生活的记录少之又少,能在浩如烟海的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中找到这么多,可见所下功夫之多、之深。资料的使用上,也是谨小慎微。因为资料中所记录的关于大众及其文化,都是经过精英们过滤了的,这无疑都带上了精英们的思想色彩。在

7、使用这些资料时,告诫我们,“必须考虑到它们的来龙去脉:是谁、在什么时间、为什么目的以及处于什么情况下编辑、撰写或记录的”,[1]认为对资料的使用,态度决定一切。书中还是用了文学材料,特别是使用了大量的竹枝词,以文证史,这些竹枝词记录了词所看到的民众的社会生活,从中加以提炼运用,例如书中郭沫若关于商业场的竹枝词“蝉鬓疏松刻意修,商业场中结队游。无怪蜂狂碟更浪牡丹开在美人头”[1]从中我们可以想到妇女精心的打扮,结队要商业场的情景,由此也反应出了商业的繁荣景象。  第四,书中配有大量精彩的图片,这是视觉材料。通过这些图片,当时市民的

8、生活状况一目了然,这也是该书的一大特色。  读完本书,你会发现,对成都古城墙,古建筑的被毁感到无比的惋惜,认为虽然中国城市每天都在变化,现代化的城市飞速发展,但在现代化背后,是中国古代城市独特性的消失。只有通过本书,“来寄托对这个古都的怀念”。书中对茶馆的描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