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中东的“死亡之旅”(上)-第1

记者在中东的“死亡之旅”(上)-第1

ID:20093772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记者在中东的“死亡之旅”(上)-第1_第1页
记者在中东的“死亡之旅”(上)-第1_第2页
记者在中东的“死亡之旅”(上)-第1_第3页
资源描述:

《记者在中东的“死亡之旅”(上)-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记者在中东的“死亡之旅”(上)

2、第1 编者按《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第79条规定,新闻记者有权享受平民所享受的保护,即使他们出现在暴力发生的区域内。但在巴以冲突中,新闻记者与平民一样,在以色列军队的枪口下付出了血的代价。 本月13日,无疑是个让所有记者唏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又失去了一位勇敢的同行。继去年10位记者蒙难阿富汗、美国记者珀尔上个月在巴基斯坦遭恐怖分子“撕票”之后,我们又在巴以冲突前线失去一位意大利战友拉法埃莱·奇列洛,一位闯荡过多个战场的摄影记者,一位身中6弹仍然拒绝立即倒下的男子汉。 我不

3、认识奇列洛,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但我们曾经拥有过一个共同的战壕,面对同一支军队射出的枪炮和炸弹。告别加沙50天,但加沙的火爆冲突现场总回闪在我的眼前,仍在前线冒死见证历史的同行们依旧让我揪心。奇列洛的死,使我回忆起自己所经历的迄今已持续将近18个月的巴以冲突,以及自己所熟识的16位倒霉的同行朋友。他们当然是不幸的,因为与我相比,他们付出了血的代价。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与奇列洛相比,他们毕竟保全了生命。 参与巴以冲突报道的记者数以千计,受伤挂彩的不在少数。据巴勒斯坦记者协会统计,在冲突的最初3个月里,受伤记者就

4、超过了40人。一年后,受伤人数接近200人。其实,奇列洛并不是在巴以生死线上蒙难的第一位记者,因为已有3名巴勒斯坦记者先于他殒命,只不过这些当地记者至今还没有引起全球媒体应有的关注。 冲突中不能承受之轻法国《巴黎竞赛画报》杂志特派记者雅克·波尔吉耶是我在冲突前线结识的第一位西方记者,而且是患难之交,尽管我们只见过一面,只聊了几句话。 2000年10月2日,巴以冲突爆发的第4天。我在加沙城南的尼茨对萨利姆定居点路口的采访。当天下午,巴以武装人员围绕路口的一个以军岗楼多次交火。我因为就近拍摄巴方武装人员射击场面而在

5、短短几十秒内3次遭到以军子弹的追逐,仓皇逃窜,几近胆破。 现场的示威者、警察和记者也纷纷趴在汽车底下、马路路肩后面躲避飞来的子弹。我缩进一辆卡车的尾部,吁喘不止,无意中与一位日本人模样的摄影记者迎头相撞。背靠背,相互闲聊,我才知道他是法国人,受派于《巴黎竞赛画报》,当天刚到加沙。 当天在现场的外国记者中间,我们俩可能是仅有的没配备防弹背心和头盔的同行。我问雅克怎么没有防护装备,他潇洒地说,那玩意儿太沉,穿着累。轮到他用眼神问我时,我说“英雄所见略同”。其实,我当时根本没有这副战地“行头”,只能“打肿脸充胖子”。

6、 就在我与雅克讨论防弹背心的轻重利弊之时,两架原本在远处天空垂立警戒的以军“阿帕奇”直升机飞临尼茨萨利姆路口上空,并相继向以军岗楼旁边的厂房和两座居民楼各发射了一枚火箭,其中一座居民楼的第4层立即冒出鲜红的火舌,浓浓的黑烟把白色的外墙熏成黑色,整座楼房俨然一头张着黑口、吐着红舌、利齿交错的大白鲨。 我和雅克立即没有了畏惧,钻出“掩体”,用长镜头抢拍楼房中弹的照片。两架“阿帕奇”很快又在我们的头顶上盘旋,它们腹部挂载的火箭、圆桶状的重机枪都已显山露水。我当时感觉自己就是一只非常渺小而无助的鸡雏,随时可能被天上两只

7、巨大的钢铁飞禽夺去性命。再跑已经晚了,也不知道哪里更安全一些。我们只好就地收缩着身体,回到车底下,一秒一秒地熬时间,心里盼着以军手下留情。从那一刻起,我和雅克谁也顾不上谁了。 混乱中,我停放在十几米外的路旁的吉普车由于经受强烈震动而促响了防盗警报器,示宽灯在灰暗的曙色中闪亮。几名巴勒斯坦人也把它当作掩体,在吉普车的底盘下挤成一团。 当个别巴勒斯坦警察用子弹挑战高空的“阿帕奇”时,直升机上的以军士兵毫不客气地用机枪扫射,以示警告,唬得在场的各色人等四散逃命。 从那一天起,我和雅克再也没有见过面。 19天后,从约旦

8、河西岸传来我无法接受的消息,雅克在拍摄示威活动时被以军子弹打成重伤。他是被抬走的,最终由于以色列医生无法治疗而被转回巴黎治疗。我一度对雅克不屑于穿防弹衣、视枪弹为等闲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但是,子弹不长眼,更不会拐弯。他的倒下让我知道了防护装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什么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倒霉的N首席记者 如果说,防护装备或许能使法国记者雅克免于伤残的话,那么,这类装备对于美国有线新闻广播公司(N)驻开罗首席记者本·魏德曼来说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这位英俊的美国中年男子恰恰是在身着防弹衣的情

9、况下腹部连中两弹。 我最初认识有着中东血统的本·魏德曼也是在2000年10月初,以色列人设在加沙的尼茨萨利姆定居点的路口。他让我见识了堪称全球电视媒体国际新闻报道领头羊的N是如何作现场报道的:从容不迫地以交火现场为背景,一遍又一遍地推敲,对着电视摄像镜头串场次。(未完待续)(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