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对大坝的傲慢与偏见

华尔街日报对大坝的傲慢与偏见

ID:20085669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华尔街日报对大坝的傲慢与偏见  _第1页
华尔街日报对大坝的傲慢与偏见  _第2页
华尔街日报对大坝的傲慢与偏见  _第3页
华尔街日报对大坝的傲慢与偏见  _第4页
华尔街日报对大坝的傲慢与偏见  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尔街日报对大坝的傲慢与偏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尔街日报对大坝的傲慢与偏见2007年8月29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引人注目的撰文《三峡大坝之忧》,看过之后难免让人对华尔街的态度也产生一种忧虑。伴随着国际社会对水坝的环境作用的分歧意见,有关三峡大坝的争论,已经在国内外持续了很长时间。然而,随着国际社会对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气候变暖危害性的认识。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已经肯定了大型水电站的可再生能源作用,并且制定出行动计划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大型水电开发,以降低发展中国家在能源需求增长过程中的化石能源排放。  中国的三峡大坝建成以后,不

2、仅解决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而且每年可以替代发电原煤5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上亿吨。然而,一说到三峡,长期对中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持严厉批评态度的美国《华尔街日报》,却在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的上首鼠两端,难以自圆其说,很让人费解。事实上,只要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有过深入的了解,都会知道,建设三峡这样的大型水电站,就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解决温室气体排放,所采取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从文章来看,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似乎已经不再引起《华尔街日报》的担忧,而所谓的“三峡大坝之忧”则是一个

3、更加严峻的问题。就中国当前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大型水电站对中国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起的作用暂时还是其他各类可再生能源无法替代的,而对大型水电站的不实报道,无疑将会增加中国开发建设大型水电的舆论阻力,对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  为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针对《华尔街日报》文章中所担忧的几个主要的问题加以说明,提供一个可能的途径,让那些真正关心中国发展,关心中国环境问题的国外媒体和国际人士,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的大型水电建设,化解《华尔街日报》的“三峡大坝之忧”,让那

4、些真正致力于帮助中国的国际人士能够选择正确合理的切入点,实实在在地为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华尔街日报》该篇文章认为“三峡大坝主体工程一年前才竣工,大坝上游640公里的长江水域成为一个大水库。而如今有地质学家称,三峡大坝拦截水量的庞大重力已开始在好几个地点侵蚀长江陡峭的河岸。再加上水位波动频繁,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滑坡灾害,也使得像庙河这些大坝附近的地区的地质结构被破坏。庙河是一个距离三峡大坝上游16公里的村庄。当地官员担心,一旦整个山坡塌入水中,附近的居民将因此丧命,同时还会威胁到至关重

5、要的长江水道运输。”  根据记载长江三峡地区本身就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整个县城毁于滑坡的惨案。仅从1982年到三峡建设开始的前12年内,长江三峡库区两岸发生严重的滑坡、崩塌、泥石流近百处,规模较大的有数十处。如1985年新滩的一次滑坡造成高达70米的过江涌浪,其上、下游各10公里的江段内96条船只沉没,造成了长江上游的断航和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因此,我们在三峡工程施工前已查明在库区共有各类潜在的崩塌、滑坡体数千处,在三峡库区五千多公里岸线中,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库岸数百公里,需

6、实施工程防护措施。  施工中我们已经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受到蓄水影响的数百处滑坡、塌岸、高边坡等进行了防治和处理。由于采取了这些工程措施,使得整个三峡工程开始建设12年来,长江沿岸的地质灾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工程建设前的12年的地质灾害纪录相比较,长江沿岸的地质灾害减少了百分之九十多。在三峡一期蓄水前后,先后已经专门投入了40亿元用于防治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去年二期蓄水后,三峡又对新发现的地质问题增加了新的巨额投入,继续开展大规模的地质灾害防治和治理。目前,我们已经在三峡地区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预

7、防监测体系。  当然,尽管目前我们对三峡库区的地质滑坡体已经进行了必要的监测和处理。三峡水库水位提高后,由于水位变动幅度加大,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相应地增加是毫无疑问的。然而,经过三峡一期蓄水后的事实已经证明,由于工程建设后对三峡地区的地质灾害治理和严格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的频率和规模已经较工程建设前大大的降低了。  我们必须承认,就目前我们人类的认识水平而言,人类还不能通过工程措施根本消除各种地质灾害。我们目前建设三峡的所能做到的,仅仅是通过我们的工程措施和监测手段,让长江建三峡地区严重的地质灾害

8、,得到一定的控制和减轻。而且三峡建设的12年来的现实也已经证明了这一事实。如果《华尔街日报》了解这些情况,就会发现;人们对长江三峡地区地质灾害的担忧本来就存在,而客观现实则是,如果中国不建设三峡大坝,我们对长江三峡地区的地质问题的忧虑肯定会更大,地质灾害也会更多。  《华尔街日报》文章还说“危险因素还不止这些。中国的科学家称,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  事实上,对于中国这样的高含沙河流,河流的泥沙含量的减少只会减慢河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