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28265
大小:57.8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5
《【转】 华尔街日报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转】华尔街日报体【转】华尔街日报体2011年02月18日 先讲一下很多人褒贬不一的新华体: 在网上没有搜到,一些新闻学辞书也没有,查到一个不甚专业的新闻辞条这样解释: 新华体,新华通讯社长期报道国内外新闻所形成的一种写作体式。 这个写作模式很简单,大部分新闻媒体对这个都很通用。 特点鲜明,那些院系新闻就有新华体的很浓重的痕迹,也就是我们说的这个院系新闻写作的局限。所以也是新华体在社会上和新闻界不受推崇的原因。 新华体的公认特点是:消息简洁,文字精炼、篇幅短小。 新华体一般不推崇发议论。善于用事实解释事实,很少空发议论;层次清晰,尽量做到一个事实一段,消息中段落过渡自然;注
2、重通稿的信誉;善于抓大问题、关键性问题。 这里可以牵扯出一个"新闻文风"的东西,新闻词典解释为:"新闻作品的语言文字风格。 新闻文风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能否形成自己的文风,诸如真实、实在、简洁、明了、尖锐、泼辣、生动活泼等等。新鲜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语言,打破固定的写作公式,才能为读者喜闻乐见。 这个是我党在我党的延安整风中提出来的,新闻部的同学们看看就算了,知道这么回事,没必要当真。 下面是华尔街日报体 "华尔街日报体"指的是《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其行文特点是:从某一独特具体的事例(人物故事、场景、细节)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写完毕以后又
3、回到开头的事例(人物故事、场景、细节),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这种写法有利于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引导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所以颇受读者欢迎。这种体载也常为其他西方报刊所采用。 认识"华尔街日报体" 怎样才能使经济新闻变得生动活泼,有力吸引读者眼球、充分唤起读者阅读欲望呢? 《华尔街日报》在上世纪30年代了曾碰到这样的问题。后来有位记者大胆创新,在文章开头加入一些故事性的描述手法。他的一篇突破性报道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5年前,顿宁决不提前工作。身为太平洋银行与信托公司主席,顿宁先生总要迟到20分钟才跨进办公室。"阶级就要有其特权。"他对自己说。
4、 今天不同了,顿宁决不迟到。 现在他为自己工作,一天工作14小时,在加州街与教堂转角处高声叫卖:"苹果大拍卖"。 顿宁先生是许多前银行家之一,过去3年中,全国倒闭了9000多家银行,他们也都在挣扎着想旧部复活。 此后,《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便经常在非动态性新闻或深度报道的开头采用故事性描述的写作技巧,通过讲述一个与新闻主题密切相关的人物故事,引出所要报道的新闻,然后逐渐展开,深化新闻主题。渐渐地,《华尔街日报》形成自己鲜明的写作风格,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写作步骤,如图示: 第一步:开头 讲述与新闻相关的人物故事 第二步:过渡 从人物转到报道的中心问题 "华尔街日报体"最突出的特
5、点是以新闻已经影响到的人物开篇,用故事来组织报道。故事通常是讲述人物学习生活工作等某方面发生了的变化,制造悬念,以此激发读者的兴趣。故事本身带有"轻松"、"娱乐"等特点,按照弗洛伊德本我"唯乐原则"的观点,故事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倾向。③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将视点落在普通读者身上,能增添新闻的接近性和人情味。 "华尔街日报体"定型后在西方报界备受推荐,不少其他报刊的记者纷纷模仿。试看《华盛顿邮报》一篇"华尔街日报体"文章的首段,标题为《高技术阴影下的无家可归者---在硅谷,繁荣对一些人意味着破产》: 在离世界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几百码远的一座教堂里,曾在一家公司担任软件设计经理的西博
6、尔德每天晚上在教堂的地板上铺好被褥,准备睡觉。但他似乎难得马上入睡。他总是要用几个小时眼睁睁地盯着漆漆黑夜纳闷:硅谷的财富风潮怎么就愣是要与一个有他这样资历的人擦肩而过。 接下来的二、三段,记者简要地描绘了这并不是北莱因-威斯特伐利亚的农场主们不喜欢他们的猪…… 克鲁特美尔和其他当地的农场主为了保住自己的生计,已经根据德国的农业创新计划来饲养他们的猪了…… 但农场主担心的是,新法令可能会把他们逐出这一行业…… 记者用了13个自然段阐述了德国北莱因-威斯特伐利亚州政府颁布的一项关于猪的法令内容、农场主对法令的不满及不满的原因等,有重点也有细节。文章主体部分仍然精心安排引人注目的材料
7、或人物语言,用生动的细节保持了读者的兴趣。 结尾:"我们可以制定世界上所有的法规。但猪会选择它们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文章结尾没有回到开头提到的人物,只用了短短的两句话作总结,却足以令人回味思索。 "华尔街日报体"的采写技巧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华尔街日报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善于将新闻视觉化、形象化,是报道化刻板枯燥为鲜明生动的有效手段。但要成功运用这种新闻体裁,单单模仿它的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它的采访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