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2(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使用日期:_______成绩: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说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能够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4.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加深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自学指导一、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1.外力作用(1)表现形式:风化、① 、搬运、② 、固结成岩作用。 (2)形成地貌:侵蚀地形、
2、堆积地形。2.流水作用(1)侵蚀作用:冲刷坡面,使沟谷、河床加宽加深。(2)沉积作用:冲积扇、③ 、河口三角洲。 3.风力作用(1)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城堡。(2)④ :沙丘、⑤ 。 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1.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2.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1)合理措施:修筑⑥ ;填海⑦ ;建造⑧ ;植树⑨ 。 (2)不合理措施:过度⑩ ;不合理 ;破坏 。 能力提升1.外力作用的各种表现形式是孤立存在的吗?【提示】 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
3、成岩等,它们之间是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统一过程。岩石风化易被侵蚀,而侵蚀作用又为新裸露在地表的岩石接受风化提供了条件。有了风化、侵蚀的产物才有被风、流水、冰川等动力进行搬运沉积的可能,而固结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又为风化、侵蚀提供了条件。2.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是一回事吗?【提示】 不是一回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力作用则指风的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风化作用中对岩石产生破坏的是相对静态的物质(温度、水、生物等),而风力作用中风是动态的。 互动探究 读常见的侵
4、蚀与堆积地貌图,回答下列问题。3(1)说出以上不同地貌形态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形成的主导性外力作用。(2)喀斯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典型地貌类型有哪些?[提示:CaCO3+CO2+H2OCa(HCO3)2](3)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归纳总结] 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普遍(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如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
5、,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湿润、半湿润地区(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如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沉积作用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出山口和河流中下游(如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
6、旱内陆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归纳总结]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改造的合理行为平整田地、修筑梯田、挖河沟渠、填海造陆人类对地表形态改造的不合理行为毁林开荒、陡坡开荒、围湖造田课堂练习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1~2题。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小2.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3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为
7、冲积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 。 (2)冲积扇是 作用形成的。 (3)冲积扇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4)冲积扇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 。 (5)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