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072688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8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为方便大家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的考试辅导资料、考试考点等相关内容,第二教育资源网小编特为大家准备了“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同学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我们第二教育资源网! 相关推荐: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登泰山记》精讲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 2018高考语
2、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为方便大家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的考试辅导资料、考试考点等相关内容,第二教育资源网小编特为大家准备了“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同学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我们第二教育资源网! 相关推荐: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登泰山记》精讲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
3、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为方便大家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的考试辅导资料、考试考点等相关内容,第二教育资源网小编特为大家准备了“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同学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我们第二教育资源网! 相关推荐: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登泰山记》精讲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
4、十思疏》精讲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为方便大家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的考试辅导资料、考试考点等相关内容,第二教育资源网小编特为大家准备了“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同学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我们第二教育资源网! 相关推荐: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登泰山记》精讲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谏太宗十思疏》精讲 【前言】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
5、太宗的上疏。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
6、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
7、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注释】 [1]长:生长,生发,名词用作动词。 [2]固:使稳固,使动用法。 [3]远:流得远,形容词用作动词。 [4]浚(jùn):疏通,深挖,动词。 [5]当:主持,掌握,动词。 [6]神器:指帝位、政权。典出《老子》:“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古人认为君权神授,认为取得神器即为夺得天下。 [7]居域中之大:据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域
8、中,天地间。语出《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大,形容词用作名词。 [8]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 [9]凡昔:所有的。有书如《古文观止》写为“凡百”,此皆为一意:以往的。 [10]景:重大。 [11]克:能够。 [12]盖:承接上文,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但,则。 [13]傲物:看不起别人。物: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在古代“物”亦可指代人。 [14]吴越:此处指吴国和越国,春秋时两个敌对国。 【翻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