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ID:20064198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_第1页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_第2页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_第3页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_第4页
资源描述: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1课时农业与我们设计思想我国人口多,农村人口比重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公民应该了解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地理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及农业建设方向。“农业与我们”标题的学习,如何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学设计的最终归宿。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采用讨论法和指导探究法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和特色,力图创造和谐愉快的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是主要部门以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学会读图、析图

2、,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学会根据资料图片、乡土地理的知识,说明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家乡的“三农”问题,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观念。教学重点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教学难点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教学方法讨论法指导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学生:互联网上收集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构成;“三农”问题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出示课件、提问]“情系‘三农’谋发展”同

3、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资料展示]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师生小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开放提问]你能从我国的国情分析,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吗?(关注“三农”,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承转]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

4、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出示板书]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农业与我们[教师承转]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出示课件]视频资料:主要农业部门。[学生讨论](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师生小结]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农业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业五个部门。[出示板书]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

5、业、渔业[补充解释]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只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个大部门。副业是指分别以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为主的农村,为搞活经济而发展的辅助产业,因各地的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在地区分布上没有多少规律可循。(深刻理解农业包括的各个部门。)[学生活动]P99活动1.2.。结合乡土地理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工业生产的密切联系。(学生在资料收集、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不仅对本节的有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同时

6、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师生小结]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教师承转]可见,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下面是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你赞成哪一个说法?为什么?[出示课件]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我国人口这么多,粮食生产太重要了。——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应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首位。[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其他学生质疑补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看问题。)[教师小结]从我国人口的角度来说,农

7、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讲,农村实现现代化是瓶颈;对于国家决策者而言,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出示板书]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板书设计  500)this.style.width=500;”onmousewheel=“returnbbimg(this)”>评价建议本标题的知识内容较为简单,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农业概念、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理解水平;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对资料的收集、分

8、析、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现实生活中“三农”问题的关注态度及对农业地位的体会等各方面表现的总体评价。教学后记新地理课堂教学具有更难的预测性,不要使自己的预测和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完全吻合,否则地理课堂教学就缺乏创造性了。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交流中,在自主体验和探究中,学生也在  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