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13章 量 子 论 简 介

ID:2006121

大小:67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4

17 第13章  量 子 论 简 介_第1页
17 第13章  量 子 论 简 介_第2页
17 第13章  量 子 论 简 介_第3页
17 第13章  量 子 论 简 介_第4页
17 第13章  量 子 论 简 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17 第13章 量 子 论 简 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章量子论简介13.1基本要求1.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理解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规律以及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对这两个效应的解释。2.理解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及其正确性的实验证实。理解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3.理解描述物质波动性的物理量(波长、频率)和粒子性的物理量(动量、能量)间的关系。4.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及玻尔的氢原子理论。5.理解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理解一维坐标动量不确定关系。了解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6.理解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波函数及其能级公式。了解隧道效应。13.2基本概念1黑体2黑体辐射3单色辐出度(13-

2、1)4辐出度(13-2)5普朗克能量子假设(13-3)6截止频率(红限)(13-4)7康普顿波长(13-5)8光的波粒二象性17(13-6)9波尔半径(13-7)10能级(13-8)11德布罗意物质波12波函数(13-9)13隧道效应13.3基本规律1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13-10)2维恩位移定律(13-11)3光电效应方程(13-12)4康普顿效应方程(13-13)5氢原子的玻尔理论(1)定态假设(2)频率假设(13-14)17(3)轨道角动量量子化假设(13-15)6海森堡不确定关系(13-16)7定态薛定谔方程(13-17)13.4学习

3、指导1重点解析(1)普朗克能量子假设普朗克为了解决黑体辐射理论解释与实验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大胆提出了两条与经典物理概念完全不同的新假设:黑体空腔内电子的振动可视为一维谐振子,这些谐振子辐射电磁波,并与周围的电磁场交换能量。空腔内谐振子吸收或发射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是基本能量的整数倍。,式中,称为普朗克常数。普朗克的能量子概念揭示了微观世界的本质,普朗克常数也成为区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特征量。(2)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光电效应方程为了解决光电效应实验规律与经典物理理论的矛盾,1905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能量子概念的基础上,对光的本性提出新的理论,即

4、光子理论。光在空间传播时,具有粒子性,光束可以看成是由微粒构成的粒子流,这些粒子称为光量子,以后就称为光子。频率的光子具有的能量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概念是普朗克能量子概念的推广和延伸,光在发射、吸收和传播的整个过程都具有量子化。17根据爱因斯坦光子理论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当频率为的光束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光子的能量被单个电子吸收,使电子的能量增加,如果入射光的频率足够高,可以使电子获取足够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其能量的一部分用于脱离金属表面时所需的逸出功,另一部分则成为电子离开金属表面后的最大初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光电效应的爱因斯坦方程为。(3)

5、康普顿效应1922年康普顿受爱因斯坦光子理论成功解释光电效应的启发,提出按照光子理论,频率为的射线可看成是由一些能量为的光子组成的,假设光子与受原子束缚较弱的电子或自由电子发生的碰撞可视为完全弹性碰撞。由此对康普顿效应的定性解释为入射光子与散射物质中的电子发生弹性碰撞,存在以下两种情况。(1)当能量为()的入射光子与散射物质中束缚微弱的电子弹性碰撞时,将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所以,散射光子能量减少,散射光频率小于入射光频率,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波长。(2)光子与原子中束缚很紧的电子发生碰撞,近似与整个原子发生弹性碰撞时,能量不会显著减小,所以散射

6、光束中出现与入射光波长相同的射线。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得到波长的变化量(13-18)式中为入射光波长,为散射光的波长。上式给出了散射光波长的变化量与散射角之间的函数关系。当时,波长不变;增加时,也随之增加。(4)氢原子的玻尔理论玻尔提出解释氢原子结构的三条假设:17①定态假设电子在原子中,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圆轨道上运动而不辐射电磁波,这时原子处于稳定状态(简称定态),并具有一定的能量,能量只能取不连续的值。②频率假设当原子从高能量的定态跃迁到低能量的定态,亦即电子从高能量的轨道跃迁到低能量的轨道上时,要发射频率为的光子,且(13-19)式

7、(13-19)称为频率条件。③轨道角动量量子化假设电子以速度在半径为的圆周上绕核运动时,只有电子的角动量等于的整数倍的那些轨道才是稳定的,即(13-20)称为主量子数。式(13-20)称为量子化条件。玻尔提出的三条假设解决了氢原子结构的三个问题,假设(1)解决了氢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只有假定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时不辐射能量,才能保证氢原子的稳定;假设(3)给出了电子绕原子核运动轨道的限制性条件,只有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角动量满足量子化条件才是许可的;这是波尔在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角动量量子化;假设(2)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和发光

8、机制,是对普朗克假设的引申。电子以原子核为中心作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和能级以及氢原子光谱的波长。可见利用玻尔理论可以对氢原子结构和光谱作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17 第13章 量 子 论 简 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章量子论简介13.1基本要求1.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理解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规律以及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对这两个效应的解释。2.理解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及其正确性的实验证实。理解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3.理解描述物质波动性的物理量(波长、频率)和粒子性的物理量(动量、能量)间的关系。4.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及玻尔的氢原子理论。5.理解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理解一维坐标动量不确定关系。了解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6.理解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波函数及其能级公式。了解隧道效应。13.2基本概念1黑体2黑体辐射3单色辐出度(13-

2、1)4辐出度(13-2)5普朗克能量子假设(13-3)6截止频率(红限)(13-4)7康普顿波长(13-5)8光的波粒二象性17(13-6)9波尔半径(13-7)10能级(13-8)11德布罗意物质波12波函数(13-9)13隧道效应13.3基本规律1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13-10)2维恩位移定律(13-11)3光电效应方程(13-12)4康普顿效应方程(13-13)5氢原子的玻尔理论(1)定态假设(2)频率假设(13-14)17(3)轨道角动量量子化假设(13-15)6海森堡不确定关系(13-16)7定态薛定谔方程(13-17)13.4学习

3、指导1重点解析(1)普朗克能量子假设普朗克为了解决黑体辐射理论解释与实验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大胆提出了两条与经典物理概念完全不同的新假设:黑体空腔内电子的振动可视为一维谐振子,这些谐振子辐射电磁波,并与周围的电磁场交换能量。空腔内谐振子吸收或发射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是基本能量的整数倍。,式中,称为普朗克常数。普朗克的能量子概念揭示了微观世界的本质,普朗克常数也成为区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特征量。(2)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光电效应方程为了解决光电效应实验规律与经典物理理论的矛盾,1905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能量子概念的基础上,对光的本性提出新的理论,即

4、光子理论。光在空间传播时,具有粒子性,光束可以看成是由微粒构成的粒子流,这些粒子称为光量子,以后就称为光子。频率的光子具有的能量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概念是普朗克能量子概念的推广和延伸,光在发射、吸收和传播的整个过程都具有量子化。17根据爱因斯坦光子理论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当频率为的光束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光子的能量被单个电子吸收,使电子的能量增加,如果入射光的频率足够高,可以使电子获取足够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其能量的一部分用于脱离金属表面时所需的逸出功,另一部分则成为电子离开金属表面后的最大初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光电效应的爱因斯坦方程为。(3)

5、康普顿效应1922年康普顿受爱因斯坦光子理论成功解释光电效应的启发,提出按照光子理论,频率为的射线可看成是由一些能量为的光子组成的,假设光子与受原子束缚较弱的电子或自由电子发生的碰撞可视为完全弹性碰撞。由此对康普顿效应的定性解释为入射光子与散射物质中的电子发生弹性碰撞,存在以下两种情况。(1)当能量为()的入射光子与散射物质中束缚微弱的电子弹性碰撞时,将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所以,散射光子能量减少,散射光频率小于入射光频率,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波长。(2)光子与原子中束缚很紧的电子发生碰撞,近似与整个原子发生弹性碰撞时,能量不会显著减小,所以散射

6、光束中出现与入射光波长相同的射线。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得到波长的变化量(13-18)式中为入射光波长,为散射光的波长。上式给出了散射光波长的变化量与散射角之间的函数关系。当时,波长不变;增加时,也随之增加。(4)氢原子的玻尔理论玻尔提出解释氢原子结构的三条假设:17①定态假设电子在原子中,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圆轨道上运动而不辐射电磁波,这时原子处于稳定状态(简称定态),并具有一定的能量,能量只能取不连续的值。②频率假设当原子从高能量的定态跃迁到低能量的定态,亦即电子从高能量的轨道跃迁到低能量的轨道上时,要发射频率为的光子,且(13-19)式

7、(13-19)称为频率条件。③轨道角动量量子化假设电子以速度在半径为的圆周上绕核运动时,只有电子的角动量等于的整数倍的那些轨道才是稳定的,即(13-20)称为主量子数。式(13-20)称为量子化条件。玻尔提出的三条假设解决了氢原子结构的三个问题,假设(1)解决了氢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只有假定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时不辐射能量,才能保证氢原子的稳定;假设(3)给出了电子绕原子核运动轨道的限制性条件,只有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角动量满足量子化条件才是许可的;这是波尔在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角动量量子化;假设(2)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和发光

8、机制,是对普朗克假设的引申。电子以原子核为中心作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和能级以及氢原子光谱的波长。可见利用玻尔理论可以对氢原子结构和光谱作出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