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中观·微观——以学习为本的教学探讨

宏观·中观·微观——以学习为本的教学探讨

ID:20052826

大小:7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宏观·中观·微观——以学习为本的教学探讨_第1页
宏观·中观·微观——以学习为本的教学探讨_第2页
宏观·中观·微观——以学习为本的教学探讨_第3页
宏观·中观·微观——以学习为本的教学探讨_第4页
宏观·中观·微观——以学习为本的教学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中观·微观——以学习为本的教学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宏观•中观•微观一一以学习为本的教学探讨杨彩云衢州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摘要:本文以“以学习为屮心的教学”理念和实用策略工作坊学习体会为主线,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维度探讨以学习为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原则,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可为同行在教学活动中作参考。关键词:宏观;屮观;微观;学习;作者简介:杨彩云,浙江省衢州市,衢州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认为:“大学教育的过程,就是必须要把一个需要教师才能获得知识的人,通过儿年学习,其毕业时培养成不需要教师也能获得知识、无师自通的人。换言之,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

2、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高等教育质量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冇赖于学生学习品质的全面提升。“学会学习”己成为信息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诉求。它也是学生作为社会人生存发展的根本。2015年5月笔者有幸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王铭玉老师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实用策略工作坊学习,现结合讲授《VB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体会,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讨以学习为木的学习收获和教学体会。一、宏观整体把握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需耍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物质环境和有效指导,让学生在高品质的学习活动中促进自身知识、体验、

3、思维、表达、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和完善。以学为本的教学需要从宏观的角度考虑和解决三个全局性问题。(一)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学什么,怎么学?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学习是个人建构的行为产品,教学的中心点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如何让学生主动思考、实践,帮助他们理解,并尽可能的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问题是教师层面的思考,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对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从全局上进行认真分析,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布局和设计,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合自我建构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屮始终注意学生学习的反馈,根据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4、哪些会是艰难的学习,哪些会是一般的学习,哪些重点学习,最终形成一个学习的内容体系。对学生个体而言,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明白:我能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学习的效果与个体的学习的心态有关,也将与你投入的感情有关,学习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和思考其实是有趣的,不论是否拔尖或平庸,主动地投入学习,发挥自身的潜能,都可以获得不错的学习收获。(二)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21世纪的课堂,是一种公共空间,是师生对话协商、合作共享的场所。学生的学习并不“孤单”,始终有老师的“陪伴”,在任何需要时,老师都会给予强有力的学习指导,是一

5、种学习共同体。课堂的教学需要开放民主,彼此尊重信任、多元保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度,学习渠道、方式的多元性给学生直接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提供了各种可能。在精神层面,老师可能要关注学生投入到有效地学习中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在物质层面,老师要为课程学习提供指导与援助、认证与培训等资源和平台建设,学生的学习将延伸出教室。翻转课堂、微课等都是其中不错的形式。学习中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多样的思想碰撞,才会最终产生和雕琢自己的思想,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在教学屮,老师需要提炼学科的核心内容,用有思维含量的教学活动来带动学生进行思维的

6、训练,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学习的方法和思维的训练对于将来的生存、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来说具有重要、深刻的意义。(三)学习的评价与反馈深层次的学习需要交流、借鉴和合作。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品质进行科学工作的测量和判断,学习中的评价和反馈会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通过对学习评价结果的反馈,能够对学生个体产生激励功能。学习的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来评测。比如从课堂上观察、发现问题的角度,从设计、执行实验的行为,从小组讨论吋,答题的情况来评价和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同吋思考作为教师个体,可以在促进学生的课程学习屮帮助学生什么?

7、并做出适当的教学策略调整。二、中观分段分析“今天的学习只是为了有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宏观层面只是从总体的印象来理解和领悟。中观层面的教学探讨,是对教学进行分阶段分析,使教学的画面逐步清晰,实践思路更为明了。教学是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为了学习,为了让学生自己能获得洞见的学习活动。真正的学习发生在体悟与发现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知识活动的精神品质负责,学生对建立自己的思辨、思想的独立性负责。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洞见,这种思辨的独立性立在学生身上。所谓“中观”就是分阶段概述课堂教学的实践。以学习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将教学过程分

8、为“问题导入与情境构建”、“理论阐述与问题延仲”、“知识运用与能力实践”、“核心凝练与教学反思”四个阶段(环节),每个阶段(环节)之间可以有短暂的暂停,以预留时间给学生反思、梳理、总结。这些小活动将有助于维持学生注意力、激发好奇心的作用。教学第一阶段:问题导入与情境构建。采用提纲式教学,老师课前就教学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