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企和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

浅析民企和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

ID:19976622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浅析民企和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_第1页
浅析民企和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_第2页
浅析民企和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_第3页
浅析民企和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_第4页
浅析民企和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民企和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民企和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摘要】简单介绍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关系的变化,从最初的“国进民退”,国企对民企的“挤出效应”,到后来政府对民营企业在政策上的重视,和民企地位的逐渐提升,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所在比重也逐渐增大。对国企国资、民企民资的定位和分工,和“新36条”政策条件下民营企业资金的出入与投向。【关键词】国进民退民企民资国企国资挤出效应新36条—、国企和民企的关系⒈“国进民退”的现象“国进民退”特指经济发展的“逆市场化”状态或趋势,一般有两种表现: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相应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市场份额减少,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在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性需求不足的条件下,我国煤炭、钢铁、房地产等行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销售疲软的现象,严重影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经营和生存。为了摆脱困境,钢铁、煤炭、航空、公路等国有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的行业,以及食品与轻纺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兼并、重组的个案,国有企业扮演了兼并、重组民营企业的主要角色。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国进民退”。随着兼并、重组个案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尤其理论界对“国进民退”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国进民退”现象是对民营经济的损害;有人说“国进民退”是化解金融矛盾、摆脱金融危机的必然。⒉挤出效应新世纪以来,国有企业凭借垄断优势和行政化力量不断做大做强,

3、在金融危机中又独占经济刺激政策优势,民营企业历经宏观调控,以及金融危机的创伤,在能源、交通、公共事业等领域形成明显的“挤出效应”。受过往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较大,但在经济效率层面,民营企业效率更高已被大量事实所证明。截至2009年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共有1721家供我们研究的对象。尽管2006~2009年间国企数量的增加幅度要低于民企(国企从948家增加至997家,增幅为5.1%;而民企从479家增加至724家,增幅为51%),但是,从企业资产总值的变化情况来看,国企资产总值的增加速度要高于民企——2006年国企资产总值相当于民企资产总值的11倍,而

4、2009年已经增加至13倍。国企规模的扩大也体现在营业收入的增加:2006年国企平均营业收入4.4亿元,为民企平均收入的2.8倍;而2009年国企平均营业收入为9.1亿元,为民企的4.7倍。从此结果看来,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呈现了国进民退的态势。尽管近4年国企规模的增幅要大于民企,但其所获利润占整体利润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从2006年的91%下降至2009年的86%),民营企业的大量加入正加剧着竞争,也在降低着国企的利润空间。因此,在企业规模指标变化趋势的比较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种情形:国企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逐渐合并成“巨无霸”企业,但其经济收益却并没有随之加强。从经营效率指

5、标比重来看,2006~2009年,民企在资产产出率、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承载率方面的优势较大,而在资产负债率方面,国企显著高于民企,并超出了正常水平。整体上看,国企的经济效率并没有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而显著提高。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

6、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二、国企国资、民企民资的定位和分工⒈国企需要明确定位。不能满足于“大政方针未变”这句原则话,必须认真分析深层次原因。国企、国资的定位要进一步明确。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调整国有经济战略的决定有一个定位:“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这个定位虽然比过去无所不在有了大进步,但仍失之原则笼统,没有具体的目录。何谓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何谓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应当进一步细分。绝大多数行

7、业是应当允许民企进入的。至于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业,更应该具体化。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它的本质是提供公共产品,为全体国民服务。2006年,国资委把“自然垄断行业”修改为“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由此引发煤矿行业的“国进民退”。当前央企恶炒地皮、争抢“地王”,算哪类行业?事实证明,这些年国企国资该进的没有进够,如公路等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和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该退的没有退够,比如一般竞争性行业,出现与民争利的现象。除了定位需进一步明确之外,国企还要列入各级预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