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975886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清代学术概论 读书心得及联想1500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代学术概论读书心得及联想1500字清学非向所想象中之贫乏也,亦蔚为大观。清学考据之风气,最可称道的就是其客观的研究精神,清儒可贵品质在求真。此亦近乎后世之科学精神了。现今中国文史学科研究方法,究竟是受西方影响,还是延续的清学传统?假设如无西学东渐,中国可否开出自己的科学?宋明学非向所认为中之完满也,末流亦滋流弊,谈心性终至于空疏,乃至不学无术,弃经不读,纯凭一己之见,以“良知”为名而附会于圣人。汉宋之学共同特点就是以己意随意解释经典,缘己意从经典中妄加附会。虽曰尊先圣,然是否实为诬先圣?每一时代均有每一时代之人所共同关心之问题,成为该时代思潮,塑造该时代之学术特点。汉学、宋学、清学各有所长。
2、汉学可贵品质在改制立法、创造理想世界的大气魄;宋儒可贵品质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辨透彻精微,且勤于实践。儒学非仅宋学可以概括,当也也非仅汉学清学可以概括。如何定位儒学?儒学是致用之术?是形上哲学?还是一种学术?《大学》言本末,然是否必以心性(内圣)为本?即使以心性为本,是否末(政治、外王)便不如其重要?或者说,二者是何关系?内圣“开出”外王是如何“开出”?或者说,外王亦是一重要学问,也需用力讲求?如果说性善是儒家起点和出发点,那么致太平便是儒家的目标和落脚点,《大学》归于治国平天下,横渠终言“开太平”,怎可只言心性而不论政治?只讲求心性之学而忽略政治之学,外王就可以自动“开出”否?梁氏论及宋学之弊时
3、多持“缘佛入儒”说,并讥讽宋儒不敢直称佛学,硬称孔学,既诬孔又诬佛。?然牟宗三先生特发明儒佛根源处不同,即“道德意识”与“苦业意识”之不同,可谓一积极一消极,为宋儒辩护。此论可谓重要显明,是牟先生一大创造也,梁氏所未见。然谓牟先生为一宗师则可,谓非此不能称之为儒学则不可。钱宾四先生为学,不偏不倚,其学风颇有清儒严谨之风,但于汉宋诸学又能作持平之论,于汉宋清诸学皆能以“平议”之心待之,又能寄国史以“温情与敬意”,循循然儒者也。若直以有无形上学本体论的洞见而判断其未见道,是以宋学之标准而难之,然而那么在乎“本体”,真的是儒学所追求吗?夫子不言性与天道,夫子唯一手作乃《春秋》,当如何理解?戴震的理欲
4、新说可谓极大胆、极具挑战精神,是对宋学的一大反动,惜未光大。宋明学者风气,是否过于强调修己以敬,拘紧于礼与理,从而弊端在束缚人性?所谓文胜质则史是也。其实,君子未必千人一面,若闵子之訚訚如、子路之行行如、冉有子贡之侃侃如,均可称之为君子,孔子从未以单一标准齐之也。“为学”与“致用”之间的关系,需要深思。只有“为学问而学问”,不问其有用无用,学问才能有成。然人之为学倘无致用之志,如之何则可?西方科学自明末利玛窦等传入中国,颇得部分士大夫(如徐光启)甚至皇帝(如康熙)所推崇,并在清学全盛期亦有所发展(如算学、天文、地理诸学),不能说中国学人失去了吸收佛教时的好学精神。只是后来的西人武力打开国门,国
5、内面临剧变,不给国人以时间慢慢消化西学,此过程被迫加速而已。平等、民主、非君思想,清末今文学家大倡,此精神于黄宗羲便已见萌芽,远可考之于孟子。岂儒者均是封建忠君思想洗脑后之迂腐书生?盖人既是活的,便自然可产生向往于此之倾向,非西人专利也。中国人思想从未禁锢,而中国思想文化之总名为儒学,因此儒学从未禁锢人之思想。欲禁锢人之思想者,专制帝王也,而其所倡也附于儒学之下,故后人归咎于儒学。儒学,总名也,儒学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中国人思想有多丰富,其中所装就有多丰富。今人误解康党多矣。康有为著《大同书》,比共产主义还共产主义,只是他更认为当时时代应行小康之道,不可遽言大同,故藏之于密而不公开,公开则宣
6、讲君宪、保皇。胸怀大同之志,而能藏之,世人只以行迹非之,不能理解,是世人之昧也。谭嗣同《仁学》中之观点,更可谓反对君主、反对名教、反对传统之一战书。读毕此书,感觉可一言以弊之:思想解放。这正是梁启超之最大特点,也是他所处的时代的主流思潮。此书出版前,五四运动已爆发,五四直接冲破传统。看此书以前是想找到五四之所以如此激进之答案,以为可能与清末中国面临重大危机有关。读罢此书,发现冲破传统之事一直在发生,实不新鲜:清儒冲破宋明学传统;宋明学中心学冲破理学传统;宋儒冲破隋唐佛教传统;魏晋士人冲破经学传统;东汉古文家冲破西汉今文经学传统……学术一直在对前面学风的否定中前进。五四只是更彻底而已。今天传统复
7、兴,不也是冲破五四传统吗?剥极而复,此理《易》中早已揭示。当然,此书中将清学特赋予此“革命性”,也许也受启超个人看法与时代思潮所影响吧。反思自己,我们心中的禁忌确实太多了,倒不如百年前之古人洒脱奔放,朝气蓬勃。梁启超对自己的批判,读来正如兜头凉水泼下,正足以自勉。要之,其一,随有所见,随即发表,务广而荒,稍涉其樊,便加论列,其后发现错误而自谋矫正,则不免前后矛盾;其二,观点总在变动中,未有定见,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