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9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9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

ID:19968307

大小:8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9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9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9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9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9 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时强化作业九 鉴赏诗歌的形象一、(2016届安徽太和中学高三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题杜居士许浑松偃石床平,何人识姓名。溪冰寒棹响,岩雪夜窗明。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应知此来客,身世两无情。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杜居士的形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可根据生活环境、以及“机尽”“神闲”的特点概括人物形象,再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答案:杜居士是一个隐士形象。他幽居深山,不为人所识;无世俗之心,也不问世事;享受闲适与自由。2.简要赏析第二联中“响”和“明”二字的妙处。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侧重炼字。作答时,先点明两字所用的手法,再结合诗句描绘画面,

2、最后点明效果。答案:深冬时节,舟行溪中,船桨破冰,声响山中;雪积岩石,光映窗明。诗人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摹,形象生动地衬托出了隐居环境的幽静。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江城子·癸酉春社②王炎①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注】 ①王炎: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到癸酉宁宗嘉定六年(1213),此时他七十五岁。②春社,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1.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

3、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可抓住“老大”“独处”“怯寒”“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等,先概括出抒情主人公的特点,再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即可。答案:本词塑造了孤寂惆怅而又年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春社时节,大好的春光与热烈的庆典挑起词人踏青的闲情,可是年迈体衰迫使他不得不在家蛰居,但逢春社,又不甘寂寞,唯有借助野蔬山肴与村酿来排遣惆怅情绪。2.请简要分析本词的表达技巧。4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晖晖”“依依”“离离”是叠字;“情绪有谁知”是设问;“人独处,燕双飞”是对比;“花不语,笑人痴”是比拟。作答时,先说明手法,再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即可。答案:

4、①叠字:开篇用“渺渺”“晖晖”“依依”“离离”,写出阳光明媚、春水悠远、草木泛绿的春日景致,于清幽淡远之景中透出词人的寂寞情怀。(寓情于景亦可)②设问:“情绪有谁知”一句,作者设疑,而下文“人独处”巧妙地回答了上文的疑问,更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孤寂之情。③对比:上片中“人独处,燕双飞”,以燕的“双飞”与人的“独处”相对比,无限情绪皆包含在种种形象之中,收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反衬或以静衬动亦可)④拟人:词的下片结尾处一反平平叙写,采用拟人的手法,说花“不语”“笑”,全篇也因之活跃飞动。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春 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

5、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能力。第一问可抓住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这些意象作答;第二问可从表现诗人情感角度作答。答案:(1)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2)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用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反衬自己沦落江州的愁苦伤感之情。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能力。情感可抓住“故园”“沦落”等词进行揣摩。艺术手法,应重点锁定“觅”“为传”等字,考虑拟人、想象手法。作答时先点明手法,再结合

6、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2)以拟人手法虚写(想象)春天到了自己家乡,到处找我不见,而我只有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愁苦,含蓄蕴藉。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邯郸道上清·宋荦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注]。【注】 《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第一问要求概括前两句的画面特点,作答时,先要描述诗句内容,再高度概括画面特点。第二问可结合“秋声

7、”“古”“荒”“清”等词语进行揣摩。答案:(1)通过秋风、古木、荒祠、雨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阵阵、古木沧桑、祠庙破败的古道秋景图。(2)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氛围。2.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表现手法的能力。可结合诗下注释确定手法,作答时先点明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答案:借用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步卢生后尘、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的讽刺。五、(2016届四川天全中学月考)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