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949502
大小:17.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浅析谷崎盲目系列作品中的美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谷崎盲目系列作品中的美学思想 谷崎润一郎的中后期作品回归日本古典与东方传统,以盲目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在与诸多社会关系疏离的背景下,幽微而私密地描述了中产阶级男女之间的性心理与性生活。 1危机与转型 所谓转型,是内外因合力导致的结果。具体说来,在自然主义文学大行其道的当时,谷崎却追求感官刺激,可谓独树一帜,但由于他过于追求声色享受,入“恶魔主义”之境地,呈文学创作之危机,这使他不得不重新考量自己的审美理念。而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为他提供了一个走近关西、发现传统美的契机,于是,他把探索的触角伸向了这片富于古典美的热土。 另外,谷崎在刻画女主人公
2、的形象时,脑中已深深的烙下了根津松子的影子,于是便在创作中细腻地塑造着他所憧憬的“永恒的女性”。这可以以1932年9月2日致松子夫人的书简为佐证。而那时的根津松子尚且是有夫之妇,松子之于谷崎,依旧是一个遥远而朦胧的存在。 1931年发表的《盲目物语》反映了与松子热恋时期的谷崎的强烈的女性崇拜,讲述了擅长推拿和说学逗唱的盲人弥市对风华绝代的阿市夫人及公主母女两代的爱恋。弥市四岁失明,无法目睹阿市的美貌,只藉由双手的按摩来接触阿市柔润的肌肤,想象她的高贵与美丽。文中崇拜、爱慕阿市母女两代的弥市,也正是深爱松子的谷崎的自画像。 1933年发表的《春琴抄》,是谷崎在与妻子丁
3、未子分居以后写的,此时虽未与松子同居,但已开始精神上的交流。《春琴抄》讲述的是高傲冷艳的盲女春琴与其徒弟佐助之间的悲恋故事。姿色绝美的春琴因性格乖僻,遭人怨恨,被人用开水烫毁了面容,佐助为了永远保持春琴美的形象,用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化丑为美,在黑暗的世界里守护着永恒的女性美。 《闻书抄》于1935年1月起至6月载于《大阪每日新闻》和《东京日日新闻》,同年6月,谷崎与松子成婚。《闻书抄》描述了为秀吉所杀的秀次一家的悲剧和石田一家的厄运。男主人公顺庆是关白秀次的部下石田三成放在他身边的眼线,起初是假装失明,但后来因为深深的迷恋上了秀次的正室一台局而烦恼不已,最终用小刀挖
4、掉了自己的双眼。 这三部作品正是在谷崎转型的阵痛期诞生的,反映了谷崎由沉溺感官愉悦到追求更高审美的深刻蜕变。 盲目与美学 上述盲目系列是谷崎在新的美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新的尝试,“盲目”是谷崎利用光线造成的阴翳,将作为个体存在的女性朦胧化,使个体存在的女性升华为作为美的观念存在的“理想女性”,这符合日本人传统的审美意识。 1.昏暗世界里的阴翳美 与盲目系列作品同时代的长篇随笔《阴翳礼赞》,可以看做是解析谷崎昭和初期文学创作的理论依据,其中的“阴翳美学”作为谷崎在关西生活中的一大体验和发现,概括性的揭示出了他在这一时期的审美理念。 笔者在此首先要厘清阴翳美学的
5、内容,谷崎说:“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按照谷崎的说法,盲人是一直处于昏暗世界里的,“盲人大都具有光源方向感,故此,盲人的视野是微明的,并非黑暗世界”,所以他们可以感受到光与影的变换中所产生的阴翳美。 视觉作为感官之首,如果缺少了将会怎样呢?《盲目物语》中的盲人弥市向“我”讲述的战国武将的英雄事迹和高风亮节都是从阿市那里听来的,触觉让他感觉到了阿市肌肤的柔润,听觉让他了解到了世事的变迁,车马声、炮火聲、地狱般的哭喊声、女人们的悲鸣声,整个故事描述的并不是现实的世界而是盲人弥市记忆中的甚至是幻想的世界,这在《春琴抄》中也有所体现
6、,佐助自毁双目之后的世界也成功的呈现出了一种阴翳浪漫的美感。 如果缺失的是“美”本身又会怎样呢?谷崎的在《春琴抄》当中表达的观点是:美,本来应该是眼睛所看到的、视觉官能所能捕捉到的,这种美一旦消失,要使美的观念保持下去的办法之一就是,毁掉产生美的生理感觉之源——眼睛。在春琴毁容之后,佐助自毁双目,自觉遮断了视觉感官,却在之后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真切地体会着春琴的美。谷崎在阴翳的世界里让艺术得到了升华,从而酝酿出了谷崎润一郎文学的独特的美——古典式的“阴翳美学”。另外,昏暗的环境不仅能够创造出阴翳美,还能把人带入无限的冥想世界,由此,现实事物便超越了
7、现实世界,跃入了观念世界。 2.理想观念中的永恒美 可以说,对官能美、感性美的追求是一种本能满足主义,但是唯官能享乐至上,对此采取极端态度,便成为了一种本能的宣泄。所以谷崎的作风遭到众多指责,被说成“空想和幻想只同肉体和感觉紧密结合,没能达到思想的高度”。随后,谷崎认识到,女性官能美只是具体形态的美,将其升华为“理想女性”的“永恒美”才是保持美的唯一方法。这在《春琴抄》中也有所体现。佐助对于春琴的种种施虐行为都选择默默的忍受,这不是妥协,而是对至高无上的“美”的一种献身精神和自我牺牲。这一审美转向在《盲目物语》中体现的也非常明显,阿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