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势差》教案

《电势差》教案

ID:19913469

大小:14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7

《电势差》教案_第1页
《电势差》教案_第2页
《电势差》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势差》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势差》教学设计课  题1.5电势差学科组长赵爱军参与人陈长泰吴长松王荣华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总课时数2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电势差的概念;会计算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法教学,使学生理解电势差的概念,应用所学知识推导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类比学习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从类似的事物中找出其共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激发学生对知识运用的渴望。教学重点电势差的概念,电势能的改变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电功计算教学难点电势差的定义(比值)及“在

2、电场中电场力对电荷做功引起电荷的电势能的减少”的认识。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复习引入 课件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静电力做功的特点,从静电力做功的角度学习了电势能和电势的概念。下面简要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2)电势:电场中某一点,电荷的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一点的电势。电势是个相对的量,某点的电势与__________的选取有关。因此电势有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点高还是低。通常把______________的电势规定为零。课件引入

3、问题: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做电势差。那么,电势差与静电力做功和电荷的电势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推导它们间的关系。(二)进行新课 1、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推导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式设电场中A点的电势为Aj,B点的电势为Bj,则有 UAB=A-Bjj-= 或者表示成 UBA=B-Aj-= 显然 UAB=-UAB讨论:(1)电势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什么意义? (2)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电势差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吗?为什么?这与力学中学过的哪个概念相似?2、静电力做功与电

4、势差的关系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推导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式电荷q从电场中A点移动到B点,由静电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可知:WAB=EPA-EPB由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得:,所以:即:或:讨论:由什么决定?由WAB,q决定吗?由什么决定?由UAB,q决定吗?学生讨论回答。[引导学生得出]电势差UAB与q、WAB均无关,仅与电场中A、B两位置有关。故电势差反映了电场本身的性质。 电势差的物理意义:电势差反映了电场本身的性质。 电势差的单位:伏特   符号V  ,1V=1 J/C 电势差是标量。 点评:知道了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就可以很方便

5、地计算在这两点间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而不必考虑静电力和电荷移动的路径点评:知道了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就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在这两点间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而不必考虑静电力和电荷移动的路径。 [例题1](教材21页)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求解。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总结点评: 在应用公式或=时,对各物理量的符号的处理方法: 计算时将各量的正、负号代入公式,并根据结果的正、负号进行判断。三、课堂小结: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由电场本身的初、末位置决定,与在这两点间移动电荷的电荷量、电场力做功

6、的多少无关.在确定的电场中,即便不放入电荷,任何两点间的电势差都有确定的值,不能认为UAB与WAB成正比,与q成反比.只是可以利用WAB、q来测量A、B两点电势差UAB. 电场力做功W=qU.功的大小对给定的电荷来说与其运动路径无关,仅由起始和终了位置的电势差有关,此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四、作业:问题与练习●巩固练习1、若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作用,则它在电场中()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

7、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2、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量q=2.0×10-9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力作的功为6.0×10-5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Ub为()A、3×104V       B、1×104VC、4×104V       D、7×104V教学后记: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www.ks5u.com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