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906737
大小:79.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07
《钱锺书早期的“异国形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钱锺书早期的“异国形象”研究内容提要 钱锺书早年的英文论著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他在牛津大学完成的以“异国形象”为主题的研究更是少有人论及。钱氏早期的“异国形象”研究深入揭示了17、18世纪英国的“中国热”背后所蕴涵的乌托邦想像及其意识形态意味,以及此类想像所依据的由历史与文学的合谋构筑起来的“知识/伪知识”基础。此项研究不仅开创了中国的形象学研究的先河,其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对于中国传统“考据”方法的复活与应用也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学人对学术路向的选择提供了有意义的启发。 1933年,钱锺书先生于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光华大学短
2、暂任教,接着就考取了英国的庚子赔款奖学金,于1935年秋携杨绛先生一起留学英国,1937年夏,钱先生在牛津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顺利毕业,在皮埃尔·马蒂诺的《17、18世纪法国文学中的东方》等著作的启发下,他完成了《17、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的论文,并以此获得了B.Litt学位。后经杨绛先生整理,发表于1940-1941年的英文版《中国图书季刊》(QuarterlyBulletinofChineseBibliography)上。钱锺书的学位论文重点探讨的是17至18世纪英国的各式历史文献及文学作品对于“中国”的特定解读与想像性塑造,
3、当隶属于比较文学形象学之“异国形象”研究的范畴。从钱先生的整个学术历程来看,除了该学位论文及在上世纪50年代初曾应周扬之约撰写的以16世纪欧洲文献为考察对象的《欧洲文学里的中国》(未完稿)之外,钱锺书一生基本上再也没有涉及这个领域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异国形象”研究又再次成为了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不仅催生了如汉学家史景迁(spence)的《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顾彬(WolfangKubin)的《关于“异”的研究》等等有着广阔视野与理论建树的研究,同样也产生了诸如赵毅衡的《对岸的
4、诱惑》、葛桂录《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周宁的《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姜智芹的《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等等一大批中国学者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有着相当拓展的专门研究,既有的这些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无疑应当被看作是对钱锺书等老一辈学人所开拓的研究领域的承续与拓掘。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当下这种异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而形象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之下,重新认识钱锺书先生在此项研究上的更为深层的价值之所在,也许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 “中国热”的背后:“欧洲中心”意识 按照巴柔教授的定义,比较文学形象学主要以某
5、部作品或某种文学中的“异国形象”为研究对象,或者说,是侧重于研究某国形象在某种文学中的“流变”过程。钱锺书先生的学位论文重点研究的即是“中国”形象在17、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演进”历程,包括法国的中国研究对英国的影响、英国早期文献中所呈现出来的“中国”面貌、中国风格在英国的流行与争议,以及英国文学中对于中国故事的曲解与改写等等。借助于对纷纭繁杂的文献史料的清理,钱先生清晰地勾画出了“中国”形象在17、18世纪英国人眼中从“乌托邦”到“功利性改写”的变化轨迹,以此揭示出了这个时期“中国热”背后的意识形态意味。 从中西文化交流的纵向历
6、史来看,17至18世纪可以看作是欧洲人认识中国的极为关键的一个过渡阶段,它既在某种程度上延续并整合了16世纪以前的全部“中国影像”,同时也在日益被强化的“优/劣”、“强/弱”的等级意识支配下开启了欧洲19世纪以后向中国全面输送其异质文化形态的大门。应当说,钱锺书先生选择这一过渡时期作为考察时限,并且选择相对于法、德而言尚略显薄弱的英国汉学为评述对象,是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意义的;他不只是希望以一个真正中国学者的身份去矫正英国人对于中国的误解、歧见和种种怪诞的想像,更重要的,他其实是在自身民族备受西方列强蹂躏的特殊情境中,冷静而耐心地向西方
7、世界传达着作为人类的最起码的平等意识和对话理念。从另一个层次上讲,如果我们承认中国文化确实深刻地刺激和启发了欧洲的启蒙运动,那么,这场空前的思想革新运动何以主要发生在德、法等欧陆国家,而在近代化条件相对更为优越的英国却表现得并不是很明显呢?这也许是钱锺书选择此一论题展开深入探究的另一个潜在的动机。 17、18世纪的英国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曾掀起过持续不断的“中国热”,但英国的“中国热”内容提要 钱锺书早年的英文论著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他在牛津大学完成的以“异国形象”为主题的研究更是少有人论及。钱氏早期的“异国形象”研究深入揭
8、示了17、18世纪英国的“中国热”背后所蕴涵的乌托邦想像及其意识形态意味,以及此类想像所依据的由历史与文学的合谋构筑起来的“知识/伪知识”基础。此项研究不仅开创了中国的形象学研究的先河,其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对于中国传统“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