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94786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7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秋词(其一)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词(其一)》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写给马生的赠序,文中自述少年时求学之艰难来勉励马生珍惜良时,刻苦学习。B.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小说《变色龙》中刻画的一个走狗形象,契诃夫和《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都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C.从《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我们看到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积极乐观的人生情怀,从《陋室铭》中更看到了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D.不管是追忆童年读书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是怀念
2、恩师的《藤野先生》,还是叙述回故乡见闻感受的《故乡》,都是鲁迅在《朝花夕拾》里的回忆。答案:D解析:《故乡》不是《朝花夕拾》里的文章。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主题,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要心中有数.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2.下列划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秋风萧瑟一叶知秋春华秋实B.香远益清多多益善精益求精C.执策而临之临危不惧居高临下D.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决胜负忘恩负义答案:D解
3、析:A秋:季节;B益:更加;C临:面对;D负:背;失败;背弃,辜负。点评:考查实词,从句子或词语结构出发便能辨别一个词的词性,通过词性来推导词义就简单多了。3.对《十五夜望月》王建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耀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B.第二句“冷”字既是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11C.第三句中的“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
4、清楚清楚地看到。D.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八月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情。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答案:C解析:“今夜月明人尽望”意为:人人尽望着明月,而不是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清楚地看到。点评: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大意,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4.对《十五夜望月》王建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B.“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
5、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D.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答案:D解析:D项中“元宵佳节望月”是错误的,从“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能看出是秋季,应该是八月十五。点评:诗文的理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诗人写作意图;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
6、解内容;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理解所表达的感情和作品主题。5.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衡阳飞来飞来的大雁也不愿意留下来。B.“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愁之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C.“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意思是端起一杯浊酒来解愁,却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自称。答案:A解析:A项衡阳这一地方的大雁都往南方飞去了。11点评: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此类题目一定要要求学生结合全诗来推断
7、。6.下面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我国唐代、宋代、元代文学的高峰分别是诗、词、曲,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宋词的代表作。B.《论语》是道家经典之一,共20篇,作者是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C.《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骆驼祥子》,长篇小说《茶馆》等。D.冰心,原名谢婉莹,其诗集《繁星》《春水》体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答案:D解析:A《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小令。B《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C《茶馆》是话剧。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与名著的掌握,做好此题,主要靠平时
8、的积累和识记,尤其是要注意识记文学体裁,作家作品常识,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主题思想。7.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B.征逢出汉塞,归雁入胡天。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A解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