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93701
大小:1.74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0-07
《八下25诗词曲复习课件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河南洛阳人,永贞元年和柳宗元等积极参与王叔文等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常期被贬.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方,度过了漫长的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的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歌,暂且举杯,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意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首联
2、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辛酸和愤懑不平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之意。3、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原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
3、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长期遭贬遭遇坎坷归来感慨世事变迁感叹身世展望未来感谢赠言振作精神辛酸、愤懑怀恋、怅惘豁达、进取积极、昂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典比喻富有哲理积极进取、乐观豁达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世称“杜舍人”。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赤壁杜牧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销:销蚀。将:拿起。前朝
4、:三国时期。铜雀:铜雀台,曹操暮年享乐之地。春深:春色浓,这里指美女成群。二乔:三国时东吴美女,大乔乃孙策妻,小乔乃周瑜之妻。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理解]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周郎”是谁?“东风不与周郎便”指什么历史事件?“周郎”指周瑜。“东风”句
5、指赤壁之战时周瑜借东风用火攻大败曹兵。上页下页返回“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铜雀”代表什么?“二乔”代表什么?“铜雀”代表曹操(曹魏)。“二乔”代表东吴的命运。上页下页返回二乔图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就是相反的结果。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赤壁兴感之由感慨咏叹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
6、之物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简析】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诗意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
7、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忠报国的心光照史册。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21岁读经书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3、颈联两人个“惶恐”两个“零
8、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过零丁洋文天祥叙事步入仕途起兵抗元国家危难命运艰辛形势险恶境况危苦抒情舍生取义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