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78222
大小:680.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0-07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作者:陈红梅株洲市茶陵县下东乡中心小学第一节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一、学生群体心理的概念(一)群体、学生群体和群体心理群体是指人们基于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群体并非个人简单的集合体。那些萍水相逢、偶然聚合的电影观众、街头围观者等,都不能称之为群体。学生群体:在学校群体中,除教育者和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以外的学生个体的集合,被称为学生群体。群体心理:指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现象,如模仿、从众、服从、暗示、士气、氛围、凝聚力、合作、竞争等。(二)研究学生群体心理的意义1、有助于教师履行自己的职
2、责2、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3、有助于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二、学生群体的类型(一)大型学生群体和小型学生群体(二)松散学生群体、联合式学生群体和学生集体(三)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四)假设学生群体和实际学生群体(五)面对面学生群体和虚拟学生群体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一)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的概念1、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社会促进作用(socialfaciliticiona)指有他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从事同样活动时,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量或增质。阅读材料有关社会促进作用最早的实验是由法国学者特里普莱特(N.Triplett)在
3、1898年进行的。他发现一个人在同他人比赛骑自行车时,其成绩比他单独骑车的最好成绩还要好,平均提高30%;两人成组缠线也比个人单独缠线效率更高(提高5%)。奥尔波特(H.H.Allport)在20年代(1920,1924)做了一项实验,要求被试完成难易程度不同的五种:活动从句子里抹掉元音字母、辨别图形、自由联想、计算乘法题、反驳古代哲学家的语录。结果,前四种活动都是在与他人共同工作时效率高,只有最后一项活动是个人单独工作时质量高。社会促进作用的现象在动物身上也可以见到。陈(S.C.Chen,1937)对蚂蚁在单独、成对和三个一群时挖掘沙土的数量做过比较,结果在
4、后两种情况下,蚂蚁所挖的沙土是单独工作时的三倍。社会懈怠作用(socialloafing)指有他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完成某任务,不如一个人单独从事某项活动的效果好,即出现减量或减质。达施尔(J.F.Dashiell,1935)要求被试蒙上双眼,在“拔河机器“上拔河,结果发现,当被试觉察只有自己一个拔时,平均用力63公斤,而当三人一起拔时,平均每人用力53.5公斤,八人一起拔时,平均每人只用力31公斤。2、产生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的条件产生社会促进作用的条件:一是与活动任务的难易程度有关;二是与能否表现个体优势行为有关。在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前提下,当活动处
5、在竞争状态下,能起社会促进作用,当活动是被他人评价尤其是被教师或同龄异性评价时,能起社会促进作用。若上述两个条件相反,则易产生社会懈怠作用。(二)从众1、从众的概念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阅读材料:谢里夫(M.Sherif)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关于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最早是由谢里夫在1935年做的。谢里夫利用“游动错觉”进行研究。“游动错觉”是指在黑暗中的一个小光点,即使是完全静止的,但看起来也似乎是在运动,因为缺乏参照物。该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一个被试被带进一间暗室,给他看一个
6、实际上是静止的小光点,告诉被试这个光点正在运动(被试不了解游动错觉)。他们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结果,不同被试的估计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有的认为光点仅移动了几英寸,其他被试则认为光点移动了二十或三十英寸。经过几次实验以后,被试开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估计移动的范围。比如一个被试第一次估计光点移动了15英寸时,然后又说12英寸,第三次是14英寸,那么他所确定的范围就是12~15英寸。实验的第二部分,谢里夫把三或四个人一起放在同一个暗室里,他们都参加过前一部分实验,并已经建立起各自的范围,但他们的范围是各不相同的。研究者发现,当由2~3人组成的小组面对同一光点时
7、,要求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估计,他们就开始相互影响了。如,有两人原来各自的估计的移动范围分别是5~8寸,18~25寸。一经共同估计,两人估计的范围就一次比一次接近。实验进行到第9次时,两人的估计范围竟然达到完全一致,都是11~15英寸。该实验表明:在情况模糊不明确的条件下,一个人对外界的认识或见解会受到别人的认识和见解的影响的,即产生从众。2、从众产生的原因(1)群体的内聚力程度。(2)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3)个体需求和个体特征。(4)群体的规模。(5)刺激物的性质。当然,从众行为的产生还有其他原因,如社会风气,对个人利益的考虑,班集体的心理氛围,等等。3、从
8、众行为与教育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