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红色文化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红色文化

ID:19876526

大小:243.0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7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红色文化_第1页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红色文化_第2页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红色文化_第3页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红色文化_第4页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红色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红色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红色文化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打造中国一流文化旅游名镇制作人:樊增鄂托克前旗红色底蕴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不仅是新民主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鄂尔多斯地区民主革命的中枢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北部屏障,优势沟通党中央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共产国际的交通要道,更适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政策的主要实验基地以及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和干部的摇篮。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革命遗迹。鄂托克前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1.党在内蒙古地区最早开展少数民族工作的地区之一内蒙古民族问题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的压

2、迫政策造成的,是近代蒙古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十分关注内蒙古的民生问题,把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民族地区开展的中心工作之一。1926年东,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鄂旗委员会成立,辖下九个支部,它点燃了鄂托克前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从此作为近代著名的“鄂尔多斯风暴”核心地区的鄂托克前旗成为红色土地,开始了新的进程。2.内蒙古地区最早的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北部屏障1936年,中央西征红军在定边成立了蒙古工作委员会,建立蒙汉游击队。同年七月。高岗率领蒙古骑兵游击队开赴鄂托克前旗解放了二道川,三段地,10月成立了三段地蒙民招待所

3、,即最初的中共鄂托克工作委员会,建立了党组织。1939年2月,中共三边工委决定将鄂托克前旗工委易名为三段地工委1945年2月中共西北局考虑到鄂托克前旗具有的重要的战略地位,经乌兰夫建议,决定重组伊克昭盟工委,机关设在城川,赵通儒任书记城川革命根据地的相继成立于发展,使鄂托克前旗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党在鄂尔多斯地区西部的革命中枢以及内蒙古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民族统一战线深入人心,鄂托克前旗各民族人民同心协力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形成了陕甘宁边区的北部屏障,有力的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的革命走向高潮。3.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延伸区,党中央通往大青山抗日根据

4、地和共产国际的交通要道1941年,为了打击顽固势力,党中央派王震将军到三边抽调部队,一举解放了城川等地,成立蒙古委员会解放城川地区后,掀起了大生产运动,军民建立鱼水关系。城川的解放和在此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不仅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沟通了党中央与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共产国际的联系,成为陕甘宁边区通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共产国际的交通要道4.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孕育和不断走向成熟的试验基地1940年7月党中央发表了《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蒙古民族工作的有一个纲领性文件,对蒙古民族,

5、对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工作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期间,中共中央西北局以及有关领导人代表中共中央对鄂托克前旗的革命斗争和民族问题做出了许多指示,如《习仲勋,王世泰对处理鄂旗问题给贺晋年等同志的指示电》(1945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鄂旗工作给赵通儒等同志的指示》。以一个旗为对象发表如此多的有关工作指示,部署具体工作在党的民族工作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党对蒙古族的政策,在鄂托克前旗得到贯彻实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蒙民自治区和“蒙汉联合自治抗日联合会”,进行了蒙古民族自治试点,探索以民族自治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乃至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5.党培养少数民族高级

6、人才和干部的摇篮1941年9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延安创办了民族学院,院长由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书记高岗兼任,高克林任副院长。学院设教育处,研究部,干部处和总务处,乌兰夫任教育处处长。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民族学院。1945年3月,为了适应内蒙古地区民族发展与全国革命斗争形势相适应,将延安民族学院迁往城川。其中不少学员在校期间就往返内蒙古开展地下工作,成为内蒙古民族解放主力力量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蒙古民族和内蒙古地区是党的民族工作重心所在,而鄂托克前旗是其源头和重中之重,就此而言,鄂托克前旗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前驱先路,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其拥有的重要的革命历史遗产

7、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和核心竞争力。革命历史遗产保护以及红色旅游开发现状1983年,在鄂托克前旗党委,旗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三段地镇政府为纪念革命老根据地和教育子孙后代,保护和恢复了三段地工委旧址。1987年8月1日鄂托克前旗人民政府将八路军在城川苏木黄海则村开凿出“王震井”并立碑纪念2002年9月在旧址上建立了城川民族学院纪念馆,占地400平方千米,内有三个展室,陈列图片500余幅,文物70余件,再现了党在鄂托克前旗的革命斗争史,是鄂托克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但当地旅游发展局限于革命传统教育,可看性,可游性差需要当地政府趁着国家大力开展红色旅游的东风,积极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