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40625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坚持红色文化传承加快赤水红色文化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坚持红色文化传承加快赤水红色文化发展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赤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其中,红色是赤水的代表性符号,同时,红色文化也是赤水的宝贵财富。赤水的红色文化主要包括以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为主的红军文化和以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简称“赤合特支”(贵州省第一个党组织)为主的地下斗争文化。赤水的红色文化可以追溯至破指血书“还我青岛”开启五四运动之幕的赤水籍北大学生谢绍敏、左翼作家段雪笙等等。深厚、丰富的红色文化造就了赤水在
2、贵州领先、在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地位。中国4/vie 关键词:红色文化传承赤水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1003-9082(2017)01-0372-02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精神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一、赤水市红色资源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
3、名,因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名扬中外。 赤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其中,红色是赤水的代表性符号,同时,红色文化也是赤水的宝贵财富。1929年,贵州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在此�Q生;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发动了闻名中外的“四渡赤水”战役,留下了多处战斗遗迹和红色印记。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划定的“革命老区”。 1.红色资源现状 至今止,主要红色基地有: 赤水红军烈士陵园;黄陂洞红军战斗遗址;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元厚红军四渡赤水渡口、纪念广场;贵州省的第一个
4、中共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旧址;丙安红军文化长廊,耿彪将军陈列馆等,成为开展党课教学的主要场所,发挥了重要的红色教育功能。 2.取得的成效 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于是全国第一个纪念“四渡赤水”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士而修建的陵园,以其展现“四渡赤水”长征文化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独特性,是其它烈士陵园无可替代的。作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较好地发挥了“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功能与作用;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赤水市委、赤水市人民政府在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修建了一个全国最大
5、的(占地70亩)、独具特色的不忘初心・赤水长征文化主题碑林,既可缅怀红军先烈,又让赤水市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2005年2月,经国家发改委、中宣部、财政部、交通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批准,赤水市黄陂洞战斗遗址、红军烈士陵园、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被列为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二、在挖掘、传承、发挥红色文化方面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 1.主要做法 1.1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方面 在长期收集整理考证中,编撰了《红军长征在赤水》一书,将四渡赤水期间,红军在赤水迂回穿插中涌现出可歌可泣的动
6、人事迹,对丰富赤水红色文化,传承赤水红色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1.2基础设施方面 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列入了全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军烈士陵园列入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渡赤水纪念广场、黄陂洞战斗遗址、元厚红军渡纪念广场、风溪渡口等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打造才能满足红色教育需求。 1.3红色文化传承方面 一是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地方党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红色旅游需要,开展红色文化讲座,制作宣讲资料等。将红军渡口、红军烈士陵园、中共赤合特支旧址、红一军团纪念馆等作为红色文化主题教育
7、活动基地。 二是创新红色文化宣传。创办《红色赤水》刊物。先后编撰出版《大同古镇》、《红红的元厚》等。《追踪红色遗迹――中共赤合特支》荣获贵州省党史系统影视音像制品类二等奖。编撰《赤水党史人物》段雪笙、秦川、梁业广等30多位赤水党史人物资料。 三是举办红色纪念活动。近年来先后召开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四渡赤水座谈会,积极参与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四是加大红色宣传力度。多形式宣传烈士英雄事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扎实开展党史知识讲座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
8、军营、进农村等六进活动。 2.在传承、利用、发挥红色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历史文化保护不够,对红色文化自觉的底气不足。 二是对文化人的作用发挥不够,对红色文化传承的自信不足。 三是对文化投入不足,对红色文化发展缺少展示交流平台。 四是对文化氛围营造不够,对红色文化传播缺少应有推动力。 五是对城市精神提炼不足,红色文化精神提振号召力减弱。 三、对发挥红色文化感召、精神激励和实践推动,推进“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1.红色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