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63753
大小:64.2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7
《1000例真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000例真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患者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000例疑有真菌感染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1000株真菌标本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46.2%,其次为新型隐球菌,占24.0%。1000株真菌药敏实验分析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两性霉素B最高,约占96.9%,5-氟胞嘧陡次之,占91.2%。抗真菌药耐药性氟康哇最高,占12.9%,伏立康唑次之,占3.4%,两性霉素B最少,占1.7%。结论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关键词】白色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耐药性DOI:10.
2、14163/j.cnki.ll-5547/r.2016.17.116现今伴随环境变化感染性疾病日益增多,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真菌感染率逐渐增加,耐药性也在上升[1]。现将本院3年感染性疾病标本真种分布及耐药性做如下分析,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感染性疾病患者1000例疑有真菌感染的标本,包括灌洗液、胸腹水、血液、口腔及阴道分泌物、痰夜、尿液等。1.2培养按常规法将各类标本接种在沙保罗培养基上,经35°C培养24〜48h,分离鉴定可疑菌落血液采用BACTEC9002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按规程培
3、养。1.3鉴定采用法国API鉴定系统进行真鉴定,将分纯真菌接种于法国生物梅里埃共司API20CAUX试剂板及ATB3Fungus药敏培养板上,质控菌株为ATCC64548白色假丝酵母菌菌株。2结果2.11000株真菌构成白色假丝酵母菌462例(46.2%),新型隐球菌240例(24.0%),马尔尼菲青霉菌85例(8.5%),烟曲霉菌90例(9.0%),点状共头霉菌10例(1.0%),光滑球拟假丝酵母菌3例(0.3%),毛孢子菌2例(0.2%),黄曲霉菌36例(3.6%),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例(0.1%),克柔假丝酵母菌1例(0.1%),热带假丝酵母菌32例(3.2%),光滑念珠
4、菌22例(2.2%),白色念珠菌4例(0.4%),青霉菌1例(0.1%),克柔念珠菌1例5例(0.5%),黑曲霉(0.1%),葡萄牙假丝酵菌5例(0.5%)。2.21000株真菌对5种抗菌素类药物敏感率。两性霉素B最高,占96.9%,5-氟胞嘧陡次之,占91.2%,抗真菌药耐药性氟康唑最高,占12.9%,伏立康唑次之,占3.4%,两性霉素B最少,占1.7%。见表1。表1真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株(%)]抗菌剂敏感株中介株耐药株两性霉素B969(96.9)14(1.4)17(1.7)5-氟胞嘧啶912(91.2)64(6.4)24(2.4)伏立康唑82
5、9(82.9)137(13.7)34(3.4)氟康唑271(27.1)600(60.0)129(12.9)伊曲康唑586(58.6)391(39.1)23(2.3)3讨论3.1假丝酵母菌俗称念珠菌,有81个种,其中有11种对人有致病性: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白假丝酵母菌(canidiaalbicans)又称白色念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此外,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也较多引起疾病。假丝酵母菌中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约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
6、假丝酵母菌等[1]。白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性真当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受损导致内源性感染,如细胞毒药物使用、抗生素应用及创伤致免疫功能缺陷或黏膜屏障功能改变、营养失调、皮质激素应用、菌群失调等[2]。白假丝酵:菌为双相菌,正常情况下一般为酵母相,致病时转化为菌丝相。因此在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中发现假菌丝是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重要证据。白假丝酵母菌可侵犯人体许多部位,可引起中枢神经及内脏念珠病、黏膜念珠菌病、皮肤念珠菌病[3]。3.2在分纯的1000株真菌标本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46.2%,其次为新型隐球菌占24.0%,符合文献报道[4]。本院真菌标本多来自结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7、HIV)、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等感染性疾病患者。患者所在病区主要为感染科、重症监护室、呼吸科、肝病科、肿瘤科、消化科等。3.3近年来随着不断上升的真菌耐药率及感染率,感染类型也在不断变化,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应加强监控和预防[4]:①严密监控真菌感染高危人群,积极预防院内真菌感染;②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加强医护和患者的管理;③合理使用抗菌药;④严格无菌、灭菌和消毒操作;⑤慎重使用插管导管等,减少临床创伤性诊疗检查。2.4从1000株真菌药敏实验分析抗真菌药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