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63655
大小:563.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0-07
《抗过敏药物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破坏,过敏性鼻炎——这一十几年前陌生的名词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据不完全统计三成国人患有过敏性鼻炎……春季,正是飞絮和花粉四散的高峰时节。因柳絮导致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患者比平时高出数倍。为此,一类必不可少的药物走入人们的视野抗过敏药物材化0801班朱俊杰0604081233抗过敏药物,顾名思义就是抵抗、削弱机体某些过敏反应的药物。它其实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不少人对一些物质(如花粉,柳絮)过敏,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普通人
2、其实也在一些时候不知不觉地摄入了抗过敏药物。白加黑含有盐酸苯海拉明感康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一什么是过敏过敏,有机体对某些药物或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现象过敏是一种机体的变态反应,是人对正常物质(过敏原)的一种不正常的反应,当过敏原接触到过敏体质的人群才会发生过敏,过敏原有花粉、粉尘、异体蛋白、化学物质、紫外线等几百种。几种常见的过敏常见的过敏症状:皮肤红、肿、热、痒、痛等——皮肤过敏哮喘——呼吸道过敏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过敏还有更严重的反应,比如休克二产生过敏的原因在正常的情况下
3、,身体会制造抗体用来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侵害;但过敏者的身体却会将正常无害的物质误认为是有害的东西,产生抗体,这种物质就成为一种“过敏原”。这种过敏性反应会导致一些身体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是不会发生在正常人身上的。三过敏的机理在过敏反应的发生过程中,过敏介质起着直接的作用,过敏原是过敏病症发生的外因,而机免疫能力低下,大量自由基对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氧化破坏是过敏发生的内因四抗过敏药物的分类(1)抗组织胺药:这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常用的有苯海拉明、异丙臻、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等。简单的
4、说,组胺是人体内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化学物质。组胺可引起人体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鼻部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和平滑肌痉挛等反应,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过敏症状。抗组胺药物是与组胺结构类似的物质,它可以阻断组胺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反应,从而收到抗过敏的效果。本类中的大多数药物具有镇静作用和抗毒蕈碱样胆碱作用。抗组胺药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中枢抑制作用,传统的抗组胺药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也称为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主要有
5、色甘酸钠(咽泰)、色羟丙钠、酮替芬(甲哌噻庚酮)等。多数介质阻滞剂由于化学性质稳定,毒性甚低,及时应用较大剂量亦不致发生中毒反应,是一类比较安全的药物。但是此类药物起效较慢,一般要在连续用药1-2周后逐渐起效,与一般平喘药物和抗组胺药物不同,故必须耐心按时服药,不要随意间断。酮替芬分子式:C19H19NOS化学名:4,9-二氢-4-(1-甲基-4-亚哌啶基)-10H-苯并[4,5]环庚[1,2-B]噻吩-10-酮本药属于致敏活性细胞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的过敏介质释放抑制剂。具有保护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
6、胞的细胞膜,使之在变应原攻击下,减少膜变构,减少释放过敏活性介质的作用。故亦有肥大细胞膜保护剂之称。此药兼具变态反应病的预防及治疗双重功能。并有较强的H1受体拮抗作用,故亦可将之看作抗组胺药(3)钙剂。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常用于过敏性疾病如皮肤搔痒、湿疹、麻疹、荨麻疹、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渗出性红斑等的辅助治疗。常见的钙剂:无机钙:Ca(OH)2,CaHPO4有机钙:乳酸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有机钙-螯合钙:氨基酸螯合钙(4)免疫抑制剂。一类通
7、过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而使组织损伤得以减轻的化学或生物物质。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目前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第一代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代表,主要作用为溶解免疫活性细胞,阻断细胞的分化,其特点为非特异性,为广泛的免疫抑制剂,ALG对骨髓没有抑制作用。第二代以环孢素和他克莫司为代表,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剂,主要作用是阻断免疫活性细胞的白细胞介素2(IL-2)的效应环节,干扰细胞活化,其以淋巴细胞为主而具有相对特异性。第三代以单克隆抗体雷帕霉素、霉酚
8、酸脂为代表,其主要作用于抗原呈递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第二代制剂有协同作用。第四代以抗IL-2受体单克隆抗体、FTYZO等为代表五抗过敏药物的发展(抗组织胺药)1902年,法国生理学家CharlesRichet发现海葵引起了全身荨麻疹。此后,Richet提取这种海葵体内的物质,注入狗的体内进行实验,发生了一种“失保护”状态,并把这一现象命名为严重过敏反应(anaphylaxis)。Richet因这项发现获得191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1937年,DanielB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