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新思维

两岸关系新思维

ID:19858584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7

两岸关系新思维  _第1页
两岸关系新思维  _第2页
两岸关系新思维  _第3页
两岸关系新思维  _第4页
两岸关系新思维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岸关系新思维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岸关系新思维台湾三二○大选,出现了戏剧化的过程及戏剧化的结果,这样的过程与结果,对大陆当局来讲,想象中,是相当失望、挫折、不解、困惑,以及不满跟焦虑的。台湾问题及两岸关系到了这个地方,接下去,该怎么走,是几乎所有海内外中国人都深切关注的课题,我愿就此提出一些分析与看法,依序述之。壹:大陆对台政策需要有新思维再做进一步铺述之前,有三个前提必须获得确认及接受,否则下文就没有阅读的必要。第一、必须承认长期以来大陆对台政策是有失误的,在思维上存在着不少误区或盲点的,否则,两岸关系不至于演变成当前的棘手状态。第二

2、、胡温体制才刚刚开始,还有九年,往者已矣,来者犹可追,虽然如此,这个“来者”恐怕也是仅剩的最后的机会了,必须把握。第三、要解放思想。必须解放思想。该放即放、能舍就舍,能放才能收,能舍才能得。这里,要补充的,是关于所谓的盲点或误区,主要有四:(1)是大陆当局对“中华民国”的全面否定及刚性否定;(2)是大陆当局对台湾人民追求民主,民主进程及民主成就的忽视,轻视与蔑视。台湾“民主化”并非成就,这一点,台湾人民不但清楚,而且承认。但这不表示他们会信任接受来自海峡对岸的否定或嘲弄。(3)大陆对台政策可以掌握四个核心

3、理念及着力点:力、理、礼、利。一头一尾,力与利,分别是棒子与胡萝卜,过去,显然是过于依赖这两个了,力压或利诱,都易遭致反感,起码难生好感。“理”跟“礼”则被忽略了,是被严重忽略的盲点。(4)“美国牌”的分寸掌握,力度拿捏,难度甚高,风险亦大。稍有不慎,即有尾大不掉之虞。三二零大选后美国的介入即为一例。总结一句,大陆当局面对台湾的新局势,必须反省失误,把握机会,解放思想。否则,两岸关系及情势将继续恶化下去。否则,也不足以语新思维,可就此打住。贰:两岸关系的新思维新思维分三大部分,分别是一、形势认知;二、思维

4、建构;及三、政策建议。先论形势认知。一、形势认知让我们从“认知台湾”做起,分别从四个角度来看。(一)从历史战略上看台湾台湾近四百年历史,它的存在及发展,在有清一代(当然亦可上溯自更早),直到康熙之前,都是被中原或大陆或当时的北京当局所漠视的。因为郑氏(郑成功父子)王朝的存在,对大陆东南构成威胁,才接受施琅建议,渡海平郑,统一台湾,但即便如此,中原对台湾的心态也只是从“漠视”到了“消极重视”,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一八四二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大开,两方列强(包括日本)觊觎中国,台湾亦在目标之中。一八七○年

5、代,发生“牡丹社事件”,被日本视为属地的琉球国,有一艘船在台湾南部海域遇难沉没,数十船员上岸被台民杀害,日本藉此寻衅,酿成中日外交事件,清派钦差大臣沈葆祯赴台处理。这是有史以来,中央高层官员第一次亲履台湾,对台湾有了第一手的了解,在奏折中,沈葆祯奏请朝廷允许台民祭拜郑成功(郑被清廷定位为乱臣贼子),建延平郡王祠,并责成福建巡抚每年必巡台湾一次。这是北京当局认识及重视台湾的开始。一八八五年,台湾改建行省,派刘铭传为首任巡抚。刘在台湾,决心戮力将台湾建设成中国东南的屏障,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战略上重视台湾的开始。

6、可以说,从“消极重视”转变为“积极重视”。可惜,时不我与,十三年现代化建设却因甲午之战台湾割给日本(一八九五)而尽付东流。五十年后,一九四五,二战结束,台湾回归中国,但旋不久,国共内战又起,一九四九年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迁移台湾,自此以后,两岸又进入到“积极敌视”阶段,由老蒋而小蒋,再到李登辉到陈水扁,大陆对台,敌视未改,最多是从“积极敌视”演变为“消极敌视”。总结历史,大陆当局对台湾,数百年中,“积极重视”的时间只有十年(一八八五-一八九五),也是台湾发展最快,两岸关系最好的十年。什么时候,重见同治、光绪

7、时期沈葆祯、刘铭传等的战略格局及政治智慧,两岸关系及台湾问题才渴望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默察民情,积极重视”是新思维的第一条。(二)从人文战略上看台湾台湾依人口结构,有四大“族群”:闽南(本省籍)、客家、外省及原住民,这是根据人数多寡排序的。若依时间先后,则不同时期的文化积淀,依序是原住民文化、中原文化、荷兰文化、日本文化、西方文化。就近代而言,文化冲击最关键的过程有四:(1)日本统治时期的皇民化(第一次“去中国化”);(2)战后的西;(3)两蒋时期的“复兴中华文化”;(4)李扁时期的本土化(第二次“去中

8、国化)。经过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过程,到了目前,可以浓缩提炼出两种对两岸关系有深刻影响的成分:(1)雏形的公民社会。亦可称之为前民主政治。台湾的民主虽谓已臻成熟,但人民普遍对民主、自由有正面的评价及追求的意愿,与此同时,对集体主义及共产思想基本上把持着警惕与排斥的态度。(2)对“中国”,从两蒋时期高度的认同(自认为是中国人,而且是有着优良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人),在两种力量的“挤兑”下,逐渐演变为对中国认同的冷却、疏离或进一步地反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