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分类与命名_13课件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_13课件

ID:19852171

大小:39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06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_13课件_第1页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_13课件_第2页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_13课件_第3页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_13课件_第4页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_13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_13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菌的分类与命名潘培根一、微生物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地位(一)生物的分界:世界上的生物可分为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病毒界。 (二)微生物在分类学上归属于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和病毒界。1.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这六大类又称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真菌界:真菌。真菌是真细胞型微生物。3.病毒界:病毒。病毒是非细胞型微生物。微生物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地位(三)生物的分类等级(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型 亚界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亚型在分类单位前加上“亚”表示较小的意思,但又大于下一

2、个分单位。 有时为了分类需要,可以在科和属之间添加“族”这种分类单位,或在属和种之间,或在种和型之间添加“群”(“组”)这种分类单位。二、细菌的分类单位、系统和命名(一)细菌的分类单位和命名1.细菌的分类单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界的分类单位是清楚的,但是界以下,门、纲、目,有时科的分类不清楚和不确切,因此,在细菌的分类学上很少使用甚至不使用门、纲、目、甚至科的分类单位。在细菌的分类学上常用科、属、种、型等分类单位。临床细菌检验中常用的分类单位是科、属、种,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即,临床细菌鉴定是→科→属→种的鉴

3、定。细菌的分类单位(菌)株也是常使用的名词,但不是分类单位。 (菌)株:指同一菌种不同来源的细菌或者仅指不同来源的细菌(不论其科别、属别、种别) 实验室菌株:指某一实验室从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实验室需要鉴定到种或型。 标准菌株:具有种典型特征的并公认的该种细菌,称为该种菌的标准菌株。标准菌株的用处(1)标准菌株的典型特征是实验室菌株分类和鉴定的依据,其种名也是实验室菌株命名的依据。(2)标准菌株是临床细菌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标准。(3)在科研中,如涉及细菌,必须使用标准菌株作为参考菌株或直接使用标准菌株作为实验材料,

4、否则论文不能公开发表或不能参加科研成果评定。2.细菌的命名因为细菌的分类常使用科、属、种、型等分类单位,细菌的科、属、种、型的数量大,为满足细菌分类需要,常要求对细菌的科、属、种等进行命名,如 沙门菌属伤寒沙门菌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肠杆菌科福氏志贺菌 志贺菌属鲍特志贺菌   微球菌属藤黄微球菌 玫瑰微球菌 微球菌科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细菌种的命名细菌的种的名称一般有学名和俗名两种。(1)学名:按林奈氏双名法命名(拉丁语的双命名法),即属名+种名。属名在前,用名词,首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形容词,

5、首字母小写,用斜体字;属名可用第一个字母大写代表。 学名中文译名是种名在前,属名在后。 细菌种的学名命名是十分慎重,一般经细菌分类学家提出名称(提案),经国际系统细菌学杂志发表得到世界公认后,由国际细菌命名委员会裁定、编组、分类和公布,再由菌名批准目录刊行才能应用。细菌种的命名细菌种的学名一般只有一个,如学名发生改变必须注明原有学名。 细菌学名的应用:①细菌检验必须使用细菌学名。②科研论文必须使用细菌学名。③生产菌种要尽量应学名。细菌种的命名(2)俗名:习惯名,一般用一个名词或一个形容词命名。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加

6、菌即成。名词可以是地名、动物名、病名、人名等。如李斯特菌、肠炎杆菌、鼠伤寒沙门菌。 型的命名:属名+种名+型名 型名可以是数字、地名、人名、动物名等。如霍乱弧菌ElTor型,福氏志贺菌2a型。(二)细菌的分类系统细菌的分类系统是关于细菌“目”、科、属、种、型的分类以及各目、各科、各属、各种、各型的特征(分类依据)的描述,因此细菌的分类系统是细菌分类和临床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的依据,对于临床细菌检验十分重要,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细菌分类系统是伯杰(Bergey)分类系统,叙述这一系统的权威书籍是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山(B

7、ergey’sMaunalofSystemicBacgeriology)。此外,也采用CDC分类系统。CDC即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缩写(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三、细菌的分类方法细菌的特征很多,细菌的哪些特征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分类标记)?细菌的分类方法是什么?这是临床检验人员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一)细菌的分类标记1.形态学分类标记:形态、大小、革兰染色性、抗酸染色性、特殊结构(芽胞、荚膜、鞭毛)2.生理学分类标记:营养条件、生长因子、生长条件(气体

8、、温度、pH)、生长情况(固体培养基—菌落特点,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的生长情况)等。细菌分类标记3.生物化学分类标记:对糖类、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等的利用种类及其分解代谢产物,合成代谢产物(酸、毒素、特殊有机物)的种类4.免疫血清学分类标记:抗原和抗原结构5.遗传学分类标记:DNAG+Cmol%、DNA碱基序列、核蛋白体RNA碱基序列、DNA基因组、核酸杂交率等。(二)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