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2010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ID:1984063

大小:7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4

2010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_第1页
2010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_第2页
2010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_第3页
2010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_第4页
2010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建筑及结构设计2010-12-0420:46:12阅读104评论0字号:大中小1.继续保持现行抗震规范的基本规定2010版继续保持了89版、2001版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下列基本规定:l(1)用三个不同的概率水准和两阶段设计体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设计原则;l(2)以抗震设防烈度为抗震设计的基本依据,引入“设计地震分组”,体现地震震级、震中距的影响;l(3)不同类型的结构需采用不同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并利用“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数”,体现某些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l(4)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通过“多遇地震”条件下的概率可靠度

2、分析,建立了结构构件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多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l(5)把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作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强调通过概念设计,协调各项抗震措施,实现“大震不倒”;l(6)砌体结构需设置水平和竖向的延性构件形成墙体的约束,以防止倒塌;l(7)钢筋混凝土结构需确定其“抗震等级”,从而采取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对框架结构还要求控制“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通过第二阶段的设计防止倒塌;l(8)装配式结构需设置完整的支撑系统,采取良好的连接构造,确保其整体性。l2010版继续保持2001版某些抗震设计基本规定:l(9)增加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0.30g的设计要求;l(10)提出了不同阻尼

3、比的地震作用和控制结构最小地震作用的强制性要求;l(11)明确概念设计的某些具体要求,加强各类结构的抗震构造;l(12)纳入隔震、减震设计以及非结构构件等,向性能化设计前进.2.对建筑结构场地地基设计要求的改进l(1)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局部调整l对于场地剪切波速大于800m/s的场地,新增场地类别I0类;l对于中软土和软弱土的平均剪切波速分界,考虑覆盖层取20m,由140m/s调整为150m/s。l(2)液化判别方法的改进l调整标准贯入法液化判别公式,将自74、78版抗震规范沿用的15m深度内采用直线判别改为对数曲线判别,可延续到15m深度以下的判别,并进一步考虑震级的影响,重新定义液化判别的

4、锤击数基本值——M7.5液化概率32%时水位2m、埋深3m的液化临界锤击数,判别结果总体上基本保持与2001版接近。l(3)软土震陷判别l新增8度(0.30g)和9度时按液性指数判别软土震陷的方法。3对结构抗震分析规定的改进l(1)改进了不同阻尼比的设计反应谱l2001版不同阻尼比的设计反应谱在5s后出现交叉,且阻尼比0.25的反应谱倾斜下降段按公式计算将变为倾斜上升段,条文硬性规定取0.0。本次修订,阻尼比0.05保持不变,调整后公式的形式不变,参数略有变化,使钢结构的地震作用有所减少,消能减震的最大阻尼比可取0.30,除Ⅰ类场地外,在周期6s以前,不同阻尼比基本不交叉。 l(2)设计特征周

5、期的调整l对于I0类场地,明确其特征周期比2001版I类减少0.05s。l对于罕遇地震的特征周期,6、7度与8、9度一样,也要求增加0.05s。l(3)增加了6度设防的设计参数l2010版增加了6度设防的一些要求,包括:不规则结构应计算地震作用;6度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取0.008、6度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0.28等l(4)配合大跨屋盖建筑的设计需要,新增有关多点、多向地震输入的要求,以及竖向地震作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竖向地震为主的地震作用基本组合。l(5)配合钢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方法的改进,调整了钢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的取值:强度破坏取0.75,屈曲稳定取0.80。4.对抗震概念

6、设计和建筑结构延性设计要求的改进l(1)不规则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改进l2010版明确,本规范3.4.3条的规定,只是主要的不规则类型而不是全部。l在2008年局部修订的基础上,参照IBC的规定,明确将扭转位移比不规则判断的计算方法,改为“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并考虑偶然偏心”,以避免位移按振型分解反应谱组合的结果,有时刚性楼盖边缘中部的位移大于角点位移的不合理现象。l对于扭转位移比的上限1.5,明确在层间位移很小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可予以放宽。l对于竖向不连续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调整系数,参照IBC的规定,将上限1.5提高到2.0。l(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划分、内力调整和构造措

7、施的改进l①抗震等级的高度分界l配合建筑设计通则中关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划分,增加了24m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划分的一个指标。还补充了8度(0.30g)的最大适用高度规定。l②提高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内力调整和构造要求l根据汶川地震的经验,比2001版提高了框架结构中框架柱的内力调整系数,而其他各类结构中框架柱的内力调整系数保持不变: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