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38108
大小:6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6
《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0)【征求意见稿】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撑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平台。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林业发展“十一五”及中长期规划》和《林业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2006-2020年)》,特制定本规划纲要。一、前言未来5-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对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做
2、出了总体部署,把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05、06两年的1号文件都提出了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要求。13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林业不仅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肩负着为社会生产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三大重任,是提供生态产品的主体部门,林业必须加快发展,才能保障供给。当前,我国林业的加快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一是生态建设转入了攻坚阶段,工程建设的难度日益加大,凸显出艰巨性、复
3、杂性和反复性等新特点,迫切需要自主研发大批优良品种和先进配套技术,为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产业建设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林业产业蓬勃发展,林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和新兴生物产业对高新技术的需求空前旺盛,迫切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尽快研究开发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因此,必须加快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支撑科技创新的条件和平台,切实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科技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的林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林业
4、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林业技术标准与监督体系和科技管理体系。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还不适应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需要,由原创性科技成果、高素质科技人才、先进科研手段和完备的基础建设等指标所反映的林业科技创新总体能力还相当薄弱,不13适应突出自主创新,支撑工程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因此,科技自身发展也迫切要求加快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创新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林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支撑能力和转化能力,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架构、创新的机制来促进林业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用创新的科技成果来支撑和引领我国林业的又快又好
5、发展。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要求,以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撑林业又快又好发展为目标,以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为方针,建立适应林业发展需要、符合林业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二)基本原则生态区域与行政区划相结合。按照林业区域特征,结合行政区划,科学规划,系统设计,形成层次清晰、设计合理的创新布局。统筹规划与分类实施相结合。13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求分类、分期、分批组织实施,逐步构建发
6、挥各方优势的创新体系。条件建设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加强林业科技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建设条件完备、运行高效的创新体系。整合资源与完善功能相结合。以增量激活存量,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准确定位体系功能,形成资源优化、功能完善的创新格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从提升创新能力入手,大力增强林业科技成果的供给能力和转化能力,以创新促进和引领林业产业发展,构筑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体系。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创新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引入市场机制,集聚社会资源,形成公益性研究和市场开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一、建设目标经过5-15年的努力,建立起满足林业
7、发展需求,符合林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显著增强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林业科技整体水平,科技进步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十一五”期间,重点实现以下主要目标:1、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初步建设若干个国家林业科学中心、林业区域科技中心、林业科学试验基地13和林业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建15个以上部级森林、湿地、荒漠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5-10个国家级台站,初步形成覆盖主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