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弱视基本知识课件

近视弱视基本知识课件

ID:19834027

大小:2.71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06

近视弱视基本知识课件_第1页
近视弱视基本知识课件_第2页
近视弱视基本知识课件_第3页
近视弱视基本知识课件_第4页
近视弱视基本知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视弱视基本知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眼球和视力知识人眼球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人出生时,眼球发育的较大,因而此后眼球较身体其他部分增长较慢。在3岁时,特别是出生后的第1年,眼球生长的最快,且主要为眼轴的增长。出生时,眼球的前后径为17mm,3岁时平均发育变慢,25岁以后基本稳定。眼球增长时,并不是眼内各组织同时增长。一般来说,眼球前节增长较后节增长较慢。角膜一般在第2年即达到成人的大小,睫状肌在7岁时发育达到成人水平,晶状体出生时为球形,第1年生长较快,发育成扁平状,且一生均在生长。视力的基本知识视功能:主要指视网膜的功能,包括形觉、光

2、觉、色觉。其中光觉和色觉分别指辨别光和色的功能,形觉指辨别物体形状、大小、远近、方位及运动情况的能力。视力:即视锐度,主要反映黄斑的视功能,可分为远、近视力。远视力指辨别距离最小目标的能力,一般以被测试者能辨认5米处视力表上视标的能力作为其远视力指标:近视力反映辨变近距离目标和眼的调节能力,一般以被测试者能辨别30厘米处视力表上视标的能力作为其近视力指标。近视:远视力在1.0以下,近视力在1.0以上的视觉现象叫近视。近视的屈光情况是:5米处的平行光线入眼后,结焦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弱视:眼底没有器质性病

3、变,婴幼儿时期屈光系统缺少应有的光刺激,发育不良所引起的视力低下,其表现为不仅视力低下,且用各种镜片矫正不到正常视力(0.8)或矫正无效。远视:眼球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在视网膜后结成焦点,因而视网膜上仅呈现模糊的形象,这种屈光不正即为远视。发病与眼轴过短,眼球屈折面凸度过少,屈光间质的屈折指数过低,晶体向后移位,手术后无晶体等因素有关。按屈光程度可分为:轻度远视:+3.00D以下高度远视:+6.00D~+10.00D中度远视:+3.00D~+6.00D重度远视:+10.0

4、0D以上远视眼患者做近距离工作多有视力疲劳、头痛、眼胀等症状。散光:眼球在调节静止状态下,由于屈光系统表面各经线下弯曲半径不一致,则经过这些经线的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一个焦点而形成焦线,这种屈光不正为散光。其临床表现为:远近视力均模糊,头痛、眼疲劳、眼胀、眼底观察因方位不同而呈现清晰度不一致现象。临床上一般将散光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规则散光又可为分4类: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混合性散光。斜视:由于眼球位置运动异常所引起的视轴分离,按斜视方向可分为:内斜和外斜

5、。11种“视力”裸眼视力:纯眼看矫正视力:加镜片正常视力:1.0以上远视力:5米测近视力:30厘米测中视力:0.6-0.8有用视力:0.3-0.5盲残视力:0.05以下中心视力:椎体细胞功能周边视力:杆状细胞功能低视:裸眼0.1以下,矫正0.3以下近视的基本知识一、近视:远视力在1.0以下,近视力在1.0以上的视觉现象叫近视。近视眼的屈光情况:5米处的平行光线入眼后,结焦成像在视网膜前方。二、近视的类型:按屈光度可分为:轻度近视:-3.00D以下高度近视:-6.00D~-10.00D中度近视:-3.0

6、0D~-6.00D重度近视:-10.00D以上调节性近视(假性近视):因看近过久眼疲劳,睫状肌处于紧张状态,久之,睫状肌弹性降低,失去牵引晶体功能,晶体增厚变凸并造成短期的视力模糊。曲率性近视:因天生和后天角膜病变引起的角膜弯曲度过大成像点达不到视网膜,也称真性近视。轴性近视:眼球前后径超长,眼底视网膜向后延伸,远离了成像焦点,也称真性近视。混合性近视:既有假性又有真性近视成分。断发性近视、并发性近视、病理性近视、先天性近视、遗传性近视三、近视发病的信号眼疲劳:看书时间长就出现字迹重叠串行,抬头看前面

7、的物体时有若即若离、活动不稳感觉,有些人在由远及近或由近到远看目标时,眼会出现短暂的模糊不清,这些都是眼睫状肌调节失灵,眼疲劳所致的迹象。眼疲劳同时眼灼热、发痒、干涩、胀痛、重者疼痛向眼眶深部发展,甚至引起偏头痛,亦可引起枕部、颈项、肩背部酸痛,这是眼部感受神经发生疲劳性知觉过敏所致。全身神经失调:反应迟钝、个性孤僻、情绪不良、学习成绩下降、多梦、多汗、易倦怠、眩晕、食欲不振等。四、近视的病因与机理过度用眼:如看书、作业、看电脑、电视等,约可引起80%近视发展。过度用眼导致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

8、张状态,巩膜组织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性压迫下,眼球壁逐渐延伸,眼轴拉长,改变了正常眼的折光装置,从而使视力减退,这是形成近视眼的主要原因。遗传因素: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发病年龄较早多在-600°以上,学生近视中其发病率约占2%左右。发育因素:多见于眼球发育过度,眼轴较长,形成近视,多见于高度近视和进行性近视,近视度数发展较快,视力矫正不良。五、近视的发展过程用眼过度由睫状肌痉挛引起的远视力下降叫做假性近视,点扩瞳眼药水能恢复正常。几个月后,眼轴前后径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