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

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

ID:19825297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6

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_第1页
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_第2页
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_第3页
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_第4页
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

2、第1拉康的理论冒险是以“回归弗洛伊德”这句响亮的口号而著称于世的。拉康认为,精神分析运动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弗洛伊德最初创立精神分析学的阶段;第二是“自我心理学”派对弗洛伊德的遗忘或压抑的阶段;第三就是拉康自己“回归弗洛伊德”的阶段。对拉康来说,“回归弗洛伊德”是这样一种不懈的努力:通过重新阅读弗洛伊德的著作,把弗洛伊德的思想真谛从后世堆积其上的陈腐注解和平庸阐释的枯枝败叶中重新发掘出来。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回归弗洛伊德’的意义就是对弗洛伊德的意义的回归”

3、。(注:Lacan,①crits:Aselection,P.117.)  拉康在1955年11月7日于维也纳神经—精神病医院所作的题为《弗洛伊德的事业或在精神分析学中回归弗洛伊德的意义》的精彩报告(注:马尔科姆·鲍伊称之为一种极端优秀的文学表演,“在这篇论文中,那本应以常规形式出现的理论姿态,发现它们自己被用一种超载的和加剧的夸张法重新表现了出来”。见马尔科姆·鲍伊:《拉康》,牛宏宝、陈喜贵译,昆仓出版社,1999年3月版,第126页。)中,称维也纳为弗洛伊德作出堪称哥白尼式认识革命的对无意识发现的永恒之地,“

4、由于这个发现,人的真正中心不再是在整个人道主义传统为它指定的地方了。”(注:Lacan,①crits:Aselection,P.114.)也就是说,在拉康看来,弗洛伊德的发现表明,人的中心不再是人们一直以为的意识的自我,而是拉康所谓的无意识的主体——此主体有时但并不总是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id)相对应。  为说明这一点,拉康对弗洛伊德的格言:“ehlman,Iondon:FreeAssociationBooks,1990,P.138.)这是否意味着拉康像新弗洛伊德正统派所指责的那样,是对弗洛伊德教义的亵渎和背

5、叛?非也。因为柏拉图已有言在先,叛逆是忠诚的不可避免的形式。当拉康面对其论战对手时,他无疑正是这样想的。有时候你必须杀死你的父亲以保存他的遗产,有时候你必须抛开教义以发现它的“真谛”。在思想的领域里,真正的忠诚不是对答案的忠诚,而是对问题的忠诚。从这个观点来看,拉康无疑是这样一位忠诚的叛逆者。  显然,拉康对弗洛伊德的“回归”,正是福柯在《是什么?》一文中所论述的那种“回归”。(注:米歇尔·福柯:《是什么?》,见《最新西方文论选》,王逢振、盛宁、李自修编,漓江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457页。)按照福柯的说

6、法,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活动的对创始思想的回归,总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修正过程,一种精神分析学意义上的“弑父”行为。  那么,作为思想领域里的“弑父者”,拉康自己又留下了哪些可供后人争夺的遗产呢?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他那篇著名的评述拉康思想的长文《拉康的想象界与象征界——主体的位置与精神分析批评的问题》中写道:“主体的移置和把无意识重新定义为语言、欲望的地形学和类型学及其具体化——这是‘拉康主义’的梗概。”(注: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版,第228-229页。)这一概括已然

7、向我们指明,对人类主体性问题的思考构成了拉康理论事业的核心。一如拉康自己所说,“精神分析既不是一种世界观,也不是一种声称提供打开宇宙奥秘之门的钥匙的哲学。它受制于这样一种特定的目标,此目标历史上被界定为是对主体概念的详尽阐发。它以一种新的方式提出这一概念,即把主体引回到他对能指的从属中。”(注:转引自RobertConDavisandRonaldSchleifer,CriticismandCultue:TheRole ofCritiqueinModernLiteraryTheory,London:Longman

8、GroupUKLimited,1991,p.84.)  如果说弗洛伊德的主体概念以他的第二个理论模型——即本我—自我—超我这一人格三元结构(以自我为核心)为其最终理论形态,那么拉康也并非对应地提出了一个三元组合的理论模型——即想象(theimaginary)—象征(thesymbolic)—真实(thereal)(注:拉康对想象(theimaginary)、象征(thesymbolic)和真实(thereal)这三个术语的用法是将形容词名词化,其意义指涉比较灵活,即指界域或秩序,也指认识和性质或功能。)组成的“

9、人类现实性的三大界域(register)”,它们也是组织人类所有经验的三种秩序。拉康的这个界域三分法,并非只针对纯心理界,而更是针对生存或存在界的,因此基本上是一种哲学性的而非心理学性的划分。这三个界域或秩序为主体面对或身处的三个存在级次,即形象的或想象的存在层,象征的或能指的存在层,以及实在的或真理的存在层。(注:参见李幼蒸:《形上逻辑和本体虚无》,商务印书馆2000年8月版,第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