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草乌甲素在不同破损的皮肤的体外透过率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草乌甲素在不同破损的皮肤的体外透过率研究经皮给药制剂又称经皮给药系统或称透皮治疗系统,是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后转运至局部组织或全身血液循环而发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制剂[1].此类制剂的安全性评价常因其剂型、给药途径等特殊性而有一定难度,主要因为经皮给药后的实际剂量及毒性暴露量和毒性反应程度取决于透入皮肤的药量,而临床上皮肤病变往往改变了正常皮肤屏障完整性和药物通透性,药物的透皮吸收率除了受药物本身理化特性、给药方法等因素限制外,还常因皮肤屏障功能状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3],因此,在刺激性和长期毒性
2、试验中通常需将破损皮肤模型用于试验,以充分暴露受试物的局部刺激性或/和全身毒性。目前,国内通常采用体外扩散池法、残留量分析法和在体微透析法等方法进行经皮给药制剂的透过率或药动学方面的研究[4-5];安全性评价实验室常用的破损皮肤制备方法有针头划伤、砂纸打磨、钝器刮伤或由脱毛剂造成的表皮损伤[6].但动物破损皮肤与人临床不同疾病下皮肤的角质层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并且实验操在选择上述制备方法时通常考虑的多是操作的方便程度,往往凭经验以肉眼判断破损程度,忽视了脱毛过程所致角质层损失差异和皮肤破损模型制备方
3、法及其他因素对实际的病理损伤程度及药物透过率产生的影响,从而可能对经皮给药制剂的毒性评价带来不同程度的干扰。本文以草乌甲素凝胶膏为受试物,选用针头划伤、砂纸打磨、4%Na2S脱毛剂处理这3种有代表性的皮肤破损方法制备家兔破损皮肤,以体外扩散池法开展体外透皮实验,考察上述方式所得破损皮肤的体外吸收特征,并从破损皮肤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和药物皮肤体外渗透速率这两个方面探讨不同破损皮肤模型制备方法及因素产生的差异及影响,为经皮给药制剂毒性暴露和安全性评价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病理模型提供实用的技术方法。1材料和
4、方法1.1仪器Agilent1200SL液相色谱仪(Agilent,二元泵,自动进样器);API3200Q-Trap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美国AB公司);Analyst1.5工作站;智能透皮试验仪(天津富兰斯YB-P6);分析天平(美国Ohaus公司);Allegra64R高速冷冻台式离心机(美国Backman公司);XD200氮吹仪(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宠物用电推剪(上海CODOSKP-3000);组织病理学检查仪器均为德国Leica公司。1.2试药草乌甲素凝胶膏(载药量约为0.06mg/cm
5、,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批号201307);草乌甲素对照品(质量分数≥9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530-200501);次乌头碱(质量分数≥98%,北京世纪奥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MUST-13011706);甲醇(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1.3动物普通级日本大耳白家兔6只,雌雄各半,3~4月龄,2.4~3.0kg,于昆明市艾尼莫实验动物养殖中心,许可证号:SCXK(滇)K2012-0002.1.4LC-MS/MS检测条件1.4.1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
6、ntponoshellSB-C18柱(50mm×4.6mm,2.7μm);流动相为0.1%甲酸10mmol/L醋酸铵水溶液-甲醇(12∶88);体积流量0.5mL/min;柱温20℃;进样量5μL.1.4.2质谱条件ESI源,POS模式,MRM定量。草乌甲素[M+H]+1[M+H]+为m/z616.3→556.2.质谱参数:CUR10.0,IS5500.0,TEM300.00,GS125.00,GS235.00,iheON,CADLOS/MS检测条件下草乌甲素及内标次乌头碱峰形均良好,在各自检测通
7、道内未见干扰峰,两者保留时间分别为1.21min和1.19min。2.2基质效应本实验考察了空白PBS溶液经提取后,内源性杂质对草乌甲素和内标次乌头碱的离子抑制情况。结果显示,草乌甲素PBS溶液质控样品在1.987、31.80、509.0ng/mL这3个质量浓度下的基质效应(n=6)分别为96.49%、94.92%、97.28%;内标次乌头碱基质效应(n=18)为93.27%.2.3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以草乌甲素PBS溶液质量浓度C(分别为0.1242、0.4967、1.987、7.950、31.8
8、0、127.0、509.0ng/mL)为横坐标,草乌甲素峰面积(Ab)和内标峰面积(Ah)比值为纵坐标Y,做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0.0189C-0.00257(r=0.9928),权重系数L,最低定量限为0.1242ng/mL(S/N≥10)。2.4精密度和准确度制备质量浓度分别为1.987、31.80、509.0ng/mL的草乌甲素PBS溶液质控样品,按“1.5”项下操作,重复3d,据随行的标准曲线计算测定浓度,由实测浓度计算批内与批间精密度,每批实测浓度的平均值与理论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