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ID:19805146

大小:7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06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_第1页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_第2页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_第3页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_第4页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主编单位(签章):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2012年3月4日《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修订背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322—2005)(简称《导则》)自颁布实施以来,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规范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技术要求,提高了报告书的质量,既保障了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又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限于当时对水资源论证的认识和实践

2、经验,2005年以“试行”形式颁布的《导则》,还带有一定的探索性。在《导则》的使用中,存在着内容不够全面,结构布局不尽合理,要求有待深化,操作性有待加强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环境问题愈见突出,如何规范各行业、各类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为提高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质量、取水许可审批提供可靠依据,充分体现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在水资源管理、保护、节约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也非常紧迫。另外,随着论证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全国各地在水资源论证技术方面开展了许多专题

3、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需要在《导则(试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水资源论证工作经验,进一步细化完善《导则》并上升为国家标准,对更好地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1二、制修订过程1.任务来源按照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安排和《2010-2014年标准化财政专项五年规划》,水资源管理中心通过2010、2011年水利财政专项形式承担了《导则》的修订工作。2.编制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

4、、《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5号)、《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34号)和《水功能区管理办法》(水资源[2003]233号)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技术要求,提高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质量,为取水许可管理提供技术依据,修订本《导则》。3.工作过程2010年1-3月完成《导则》修订工作大纲的编制与审查。2010年4-6月召开了部和流域、省区代表和部分专家参加的《导则》修订研讨会。正式组成了《导则》(修订)编制工作组,并明确了主要工作思路和修改重点。2010年7-10

5、月份水资源司发文征求全国水利行业对《导则》修订的意见,并完成反馈意见的梳理,共形成534条意见,其中总体意见220条,具体意见297条。2010年10-12月份结合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的编制,开展了重点行业的用水合理性分析以及核电项目的有关专题研究,完成部分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2011年1-3月,进一步完善了《导则》的内容体系,增加分类指2标,深化论证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划分要求,增加取用水合理性分析、退水累计影响控制性指标,增加术语、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以及取水可行性章节。3月22日召开

6、修订讨论会,明晰了编制的难点与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各部分编制任务和进度安排。2011年4-10月,鉴于修订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补充吸纳相关人员参加修订工作,并按照新的工作分工开展修订工作,逐步完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2011年11月,对初步完成的各部分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会议讨论,之后各部分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修改后形成了《导则》修订初稿。再根据编制组和部分专家意见完成了《导则》征求意见稿(讨论稿)。2011年12月,召开了专家咨询会,对《导则》征求意见稿(讨论稿)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咨询。会后各部

7、分根据咨询意见进行了修改,然后对修改稿进行了集中讨论。2012年3月,编制组主持召开会议,对《导则》再次进行修改,充分吸收水资源司的意见,形成了正式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导则》)。三、对主要条文的背景、指标来源与可靠性等进行说明1.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相关法规和政策,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行业发展规划要求,满足水资源配置与管理要求,满足节能减排控制指标要求,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适用。(2)以原《导则》为基础,在不改变原导则

8、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原导则试行存在的问题、全国征求意见,对原导则进行修订完善。3(3)以科学、技术和工作实践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来制定导则,其内容必须是可行的、合理的或经过实践检验的。(4)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能定量的则定量,不能定量的则定性。(5)纳入成熟成果的原则。主要纳入成熟成果,对争论较大的成果不予纳入,但是,可以给予说明。(6)充分发扬民主,与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共同确认,通过调研、全面征求意见,保证导则的全局观、社会观和公正性。(7)做好与现行相关标准之间的协调,避免重复和矛盾。(8)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