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97638
大小:2.11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06
《电梯曳引驱动培训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梯曳引驱动目录1.曳引式电梯靠曳引力实现轿厢运动2.曳引系统受力分析3.绕绳方式4.曳引力矩的分析5.曳引力计算6.提高曳引力的措施7.钢丝绳在曳引轮槽中的比压8.曳引轮绳槽磨损的原因9.曳引力计算实例1.曳引式电梯靠曳引力实现轿厢运动曳引钢丝绳通过曳引轮,一端连接轿厢,一端连接对重装置,轿厢与对重装置的重力使曳引钢丝绳压紧在曳引轮绳槽内产生摩擦力,曳引轮转动,驱动钢丝绳,拖动轿厢和对重作相对运动。轿厢与对重作相对运动是靠曳引绳和曳引轮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的,这种力称为曳引力。要使电梯运动,曳引力F必须大于或等于曳引绳中较大载荷力T1与较小载荷力T2之差。即F≥T
2、1-T2。2.曳引系统受力分析曳引力的大小为轿厢侧曳引绳上的载荷力T1与对重侧曳引绳上的载荷力T2之差。由于载荷力不仅与轿厢的载重量有关,而且还随电梯的运行阶段而变化,因此曳引力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力,具体分析如下(右图所示绕绳比为1:1):2.1电梯上行加速阶段的曳引力F1这个运行阶段,电梯向上作加速运动,载荷力T1、T2受轿厢和对重惯性力的影响,这时的载荷力为:轿厢侧:T1=(P+Q)(1+a/g)对重侧:T2=W(1-a/g)P轿厢自重kgQ额定载重kgW对重重量kga电梯加速度m/ssg重力加速度9.8m/ss那么其曳引力为:F1=T1-T2=(P+Q)(1
3、+a/g)-W(1-a/g)单位:kg2.2电梯上行稳定阶段的曳引力F2这个运行阶段,电梯向上作匀速运动,载荷力T1、T2只与轿厢和对重的重量有关,这时的载荷力为:轿厢侧:T1=(P+Q)对重侧:T2=W那么其曳引力为:F1=T1-T2=P+Q-W2.3电梯上行减速阶段的曳引力F3这个运行阶段,电梯向上作减速运动,载荷力T1、T2受轿厢和对重惯性力的影响,但作用方向与前面加速时相反,这时的载荷力为:轿厢侧:T1=(P+Q)(1-a/g)对重侧:T2=W(1+a/g)那么其曳引力为:F1=T1-T2=(P+Q)(1-a/g)-W(1+a/g)2.4电梯下行加速阶段
4、的曳引力F4这个运行阶段,电梯向下加速运动,载荷力T1、T2受轿厢和对重惯性力的影响,但作用方向与前面上行减速阶段相同,即F4与F3是一样的,这时的载荷力为:F4=T1-T2=(P+Q)(1-a/g)-W(1+a/g)2.5电梯下行稳定阶段的曳引力F5这个运行阶段,电梯向下作匀速运动,载荷力T1、T2只与轿厢和对重的重量有关,这时的载荷力为:轿厢侧:T1=(P+Q)对重侧:T2=W那么其曳引力为:F1=T1-T2=P+Q-W2.6电梯下行减速阶段的曳引力F6这个运行阶段,电梯向下作加减运动,载荷力T1、T2受轿厢和对重惯性力的影响,这个阶段电梯惯性力作用方向与上
5、行加速阶段相同,即曳引力F6与前面的F1是一样的,这时的载荷力为:轿厢侧:T1=(P+Q)(1+a/g)对重侧:T2=W(1-a/g)那么其曳引力为:F6=T1-T2=(P+Q)(1+a/g)-W(1-a/g)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随着电梯载重量大小的不同,和电梯运行所在阶段的不同,电梯曳引力不仅有大小的变化,而且还会出现负值,当曳引力为负值时,表明力的方向与轿厢运行方向相反,力的作用影响电梯的速度。3.曳引力矩的分析曳引力作用在曳引轮上的力矩,称为曳引力矩,由于曳引力存在正负,所以力矩也同样有正负。曳引力矩:M=F(D/2)F曳引力D曳引轮直径当电梯上行时,其三个
6、阶段加速、稳定、减速的力矩分别为:M1=F1(D/2)加速阶段M2=F2(D/2)稳定阶段M3=F3(D/2)减速阶段当电梯下行时,其三个阶段加速、稳定、减速的力矩分别为:M1=-F4(D/2)加速阶段M2=-F5(D/2)稳定阶段M3=-F6(D/2)减速阶段因为方向改变,所以加负号。当电梯满载上升时(轿厢向上运行),曳引力和曳引力矩为正,表明力矩的作用是驱动轿厢。这时电梯的曳引系统输出动力。当电梯满载下降时(轿厢向下运行),曳引力和曳引力矩为负,表明力矩的作用方向与曳引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其力矩的作用是控制轿厢速度。这时电梯的曳引系统是在消耗动力,曳引电机作发
7、电制动运行。若电梯半载运行时,向上为驱动状态,向下为制动状态。若电梯在轻载运行时,向上为制动状态,向下为驱动状态。4.绕绳方式电梯钢丝绳绕绳方式取决于曳引机位置、电梯载重、电梯速度等条件;选择绕绳方式时要考虑传动效率及利于钢丝绳寿命的延长。尽量减少绳轮数量,避免钢丝绳的反向弯曲。包角不大于180°的为单绕。曳引绳绕曳引轮和导向轮一周后再引向对重和轿厢的为复绕。绕绳比(钢丝绳绕绳倍率):右边插图为我们公司小机房电梯布置结构,采用了2:1的绕绳比。绕绳比计算:i=(P+Q)/JP轿厢重量Q电梯载重J轿厢绳头板受力在曳引轮槽中能产生的最大有效曳引力是钢丝绳与轮槽之间的
8、摩擦系数和钢丝绳绕过曳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