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80644
大小:67.7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6
《试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飞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飞跃[摘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引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客体的更加丰富的科学界定,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内涵更加丰富明晰,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更具针对性,构成有利的外部环境。在实践中应采取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重视教育客体个性、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等措施。[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
2、人本思想的精髓,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这一新时代的人本思想不仅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事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必然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理论飞跃。一、新时期的“以人为本”思想有其独特而丰富的科学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实说起以人为本的口号,我国古已有之。春秋时期,齐管子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孟子•尽心下》)但是纵观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的论述,发现其核心只是如何处理君民关系:这种“以人为本”,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它意在探讨君主治民的权术,防止民众无以为食、揭竿而起。这样,古代民本思想的实质就一目了然:民是君维护自身利益、实现独裁的一种重要工具,而不是目的,虽然极为强调民众的需要,但等级制度是其存在的客观环境和前提,其实质目的在于“得民”以“治民”,从而维护君主专制。因此笔者认为,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在价值观上不同于我国古代传统的“以人为本”观,而且在内容上也区别于西方“
4、人本主义”,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它具有以下几层含义:(一)人本主义强调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解放和全面发展重视人、尊重人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指导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的主要价值追求在于将人从专制统治和神权中心主义中解放出来,强调以人为中心,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意志自由。我们提的“以人为本”,是将“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作为价值取向。它不仅要实现人的个性解放,而且要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5、这不仅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的价值追求,也比西方人本主义的价值蕴涵丰富得多。(二)人本主义中的人是抽象的、超社会的人,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体的、社会的人西方人本主义一般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从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意义上理解人,抽去了人的历史特质和社会特质,关注的是以类存在的人,更多地强调了人的共同性、普遍性,忽视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的产物。与西方人本主义不同,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人为本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哲学思想的飞跃。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我们的出发点
6、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考察事物的方法“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1]。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推动力;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依靠人的力量来发展经济文化,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又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PCO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必须保障人的身心发展的权利、政治发展的权利、经济发展的权利和文化发展的权利,把人民的利益和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7、也就是说,一切为了发展人,为了发展一切人。、“以人为本”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影响(一)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明晰“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呢?我们知道今天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作为哲学基础的。因此它告诉我们的答案是将“现实的、具体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即逻辑起点,客体应当是有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和全面而自由发展需要的人。首先,客体应当是有物质需要的人。客体首先只是作为一种高等动物存在而己,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繁衍,必须
8、从事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谋取物质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等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2]32思想、行为都是在某种需要的支配下产生的。真正的社会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前提,现代社会发展最终也要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发展为落脚点。其次,客体应当是有社会需要、精神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