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79052
大小:153.00 KB
页数:111页
时间:2018-10-06
《道源长老讲述施旺坤敬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道源長老講述 施旺坤敬記全部佛法的綱要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全部佛法的綱要|道源長老講於中和淨宗蓮社|施旺坤紀錄學佛法,要先瞭解綱要,因為佛教的經典太多,你不瞭解綱要,對佛法很難瞭解。就像捕魚的網,你如果找不到魚網的綱,想把魚網拉開,很不容易。你拉
2、開這個網孔,拉不開全網,得費很大力氣。如果你能找到魚網上面的綱繩,一拉綱繩,全部網孔都張開了,所以綱要就是要領,這是很要緊的道理。全部佛法的綱要一百一十一《大藏經》裡面經文很多,所講的道理就是戒學、定學、慧學,叫三無漏學,這是佛法的三大綱要。釋迦牟尼佛出世就是為度眾生,希望一切眾生依著戒定慧三無漏學修行都能成佛。但是眾生的根機不等,一種法門不能普度眾生,所以佛就開方便。而在開方便之前,釋迦牟尼佛說的法,是如證而說,他證得什麼法,就說什麼法。比如成佛以後說的《華嚴經》,不將就眾生的根機,佛證得什麼境界,就說什麼境界,希望眾生聽到《華嚴經》,依著來修行,大家都成佛。但是《華嚴經》的道理太高深,只有
3、根機成熟的大菩薩,才能獲得利益。佛開華嚴法會,說的是圓頓大教一乘佛法,所謂:「有眼不見舍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說《華嚴經》的是毗盧遮那佛,凡夫、二乘,有眼睛,看不見毗盧遮那佛;有耳朵,聽不到圓頓大教。就是這些二乘人,也就是小乘人,他們看見釋迦佛成了佛,先度五比丘,沒有看見華嚴法會。因為一乘佛法,凡夫、二乘不能瞭解,於是釋迦佛大慈大悲,就說三乘法: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全部佛法的綱要一百一十一釋迦佛從聲聞乘說起,說的是:苦、集、滅、道四諦法門。小乘人為什麼叫二乘呢?因為小乘人分二種,一種根機遲鈍,佛就跟他們說四諦法門,依著四諦法來覺悟的叫聲聞;一種根機銳利,佛就跟他們說十二因緣法門,依著十二
4、因緣來覺悟的叫緣覺。上面這二種人,都是小乘根機,於是佛開大乘法,再跟他們說菩薩乘法,講六度法門,合起來叫三乘佛法。但是有些善根卑劣的眾生,佛跟他說聲聞法,也接受不了,於是佛再開方便,說人天乘法:人乘法、天乘法。人乘法說守五戒,眾生若能守持五戒,保證人身不失,來生來世還轉人。天乘法說修十善法,眾生若能修十善法,來生來世決定生天,享天福。這是佛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你夠不上學一乘佛法,給你開三乘法;你夠不上學三乘佛法,給你開人天乘法,合起來叫五乘法。但是佛有大智慧,不使眾生走冤枉路,修三乘法的,五戒、十善統統要修,並不是修三乘法,用不著修五戒、十善。全部佛法的綱要一百一十一釋迦牟尼佛出世目的,是為度
5、眾生成佛,不能成佛,先把眾生度出三界,脫出輪迴。前面說,夠不上學三乘佛法,再開人天乘法,把你度出三惡道。因為三惡道時間長、痛苦多,一墮落下去,不曉得哪一生哪一劫才能出來。尤其墮到阿鼻地獄裡面,一晝一夜,萬死萬生,痛苦太多。佛看見眾生可憐憫,所以開人乘法、天乘法,把眾生度出三惡道。雖然人乘法,來生來世可以轉人;天乘法,來生來世可以生到天上享天福,但是不出六道輪迴。因為轉個人,縱然活到一百二十歲,來生是否還能轉人?所以轉人,不是久常之計。那麼生到天上壽命長遠,也是看你修的十善法多少?《地藏經》有明文:「捨一得萬報。」布施可以生天,你布施一塊錢,享受一萬塊錢天福,這叫一本萬利。然而還是有限度,你把一
6、萬塊錢天福享完,還是要輪迴下來,所以生到天上享天福,也不是久常之計。全部佛法的綱要一百一十一釋迦佛進一步叫這些眾生,不要貪圖人天的快樂,要修二乘法,把三界以內的煩惱斷盡,可以出三界,脫出輪迴,就了生脫死。這是在二乘法來說,但是在大乘法上說,了生脫死只走了一半。於是佛說你們三界以內的煩惱斷掉,還有三界以外的生死沒有了,還要學大乘法。但是大乘是對著二乘叫大乘,實際不是真正的大乘,叫權教大乘,權是權巧方便,成的是權教的佛,不是真實的佛。實教大乘,叫一乘法,也叫一佛乘。大乘佛法,怎麼還有最上乘呢?因為大乘是權教大乘,權教大乘之上,還有實教大乘,真實的大乘,那是最上乘。就是說三乘法之上,還有一乘法;三乘
7、法之下,還有人乘、天乘。合起來說,一乘法、五乘法,就是全部佛法的綱要。但是一乘法、五乘法之前,還有三皈依法。眾生為什麼不相信佛法呢?因為他信了邪魔外道,所以佛要先把眾生的信心糾正過來。壹、三皈依全部佛法的綱要一百一十一你要眾生信仰佛教,就先勸他受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三寶,好像香爐的三支腳,缺一支腳,香爐就歪了。佛、法、僧三寶,按理性上講,叫自性三寶,又叫一體三寶,就是我們的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