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76402
大小:1.21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06
《细菌性痢疾传染病护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染病护理学主编曾志励石海兰第4章第3节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要目一、学习目标二、疾病概述: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三、护理评估四、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五、护理目标六、护理措施七、护理评价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学习目标1.简述菌痢的流行病学特点2.详述菌痢患者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3.列出菌痢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4.能用学过的护理措施对菌痢患者实施护理5.说出菌痢的预防和健康教育要点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案例4-3张芳,女,18岁,2008年8月下旬,在家吃了隔夜的玉米,
2、两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开始为稀便,很快为黏液脓血便,量较少并伴有里急后重。随后去医院就诊。体检体温39℃,呼吸和脉率增快,血压正常,心肺无异常,左下腹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增多,粪便白细胞(++)、红细胞(++)、多量脓细胞和巨噬细胞。问题:①根据以上病情你考虑患者患了哪种疾病?②可提出哪些护理诊断?③列出主要的护理措施。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一、疾病概述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夏秋节多发。病后免疫力短暂,故易重复感染。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
3、分社病原学志贺菌也称痢疾杆菌分为四群: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我国以B群福氏志贺菌为主内毒素起主要致病作用对外界环境具有一定抵抗力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与带菌者非典型和慢性病例流行病学意义尤大2.传播途径经消化道传播病原菌污染食物、水源手、苍蝇、蟑螂间接经口感染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不稳定不同菌群和菌型间无交叉免疫易重复感染或复发4.流行特征多流行于夏秋季节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菌痢传染流程图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
4、教育出版分社典型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大便刚才解完,不一会儿就又想大便,医学上称为“里急后重”。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分型及表现一.急性细菌性痢疾1.普通型发病急,寒战、发热、腹痛、腹泻,明显里急后重大便每日十余次,稀水样、糊状→粘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2.轻型3.中毒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儿童。发病急,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甚至昏迷迅速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不明显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
5、分社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休克型较为常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严重的脑部症状为主。剧烈头痛,频繁或喷射状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抽搐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的表现是最为凶险的类型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分型及表现二.慢性细菌性痢疾1.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迁延不愈>2个月,痢疾症状轻重不等。大便不成形或稀便、带粘液、时有脓血便,或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可有营养不良、贫血。2.急性发作型:半年内有菌痢史,因劳累、受凉或进食生冷食物而急性
6、发作,腹痛、腹泻和脓血便。3.慢性隐匿型:一年内有菌痢史,乙状结肠检查见慢性菌痢改变,平素无症状,但大便培养阳性。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2.病原治疗(抗菌治疗)首选喹诺酮类慢性菌痢---病原菌分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中毒型菌痢---静脉、联合应用、强效抗菌药3.对症治疗4.中毒性菌痢的抢救治疗①抗菌②抗休克③降温,控制惊厥④降低颅内压,防治呼吸衰竭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二、护理评估1.流行病学资料2.身心状况(1)症状评估(2)护理体检(3)心理社会状况3.辅助
7、检查资料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实验室检查2.大便常规外观呈黏液脓血便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如有巨噬细胞有助于诊断1.血常规WBC增多,可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3.病原学检查粪便细菌培养志贺菌阳性可确诊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三、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体温过高与志贺菌属感染毒素吸收有关。2.有传播感染的可能与病原体排出有关。3.营养失调与长时间腹泻、肠道吸收减少,摄入减少,消耗过多有关。4.腹泻与志贺氏菌属感染有关。5.舒适的改变与腹痛有关。6.潜在
8、并发症:休克与内毒素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有关。7.焦虑与病情加重或病情迁延不愈有关。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四、护理目标1.体温降到正常。2.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减轻或消失。3.无体液不足发生或被及时纠正。4.患者及家属知道细菌性痢疾的有关知识,心理健康,焦虑减轻或消失。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五、护理措施1.隔离与消毒按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或连续3次大便培养阴性为止。患者的食具、用具要单独使用,要有专用便盆。2.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劳累,用便盆腹部保暖慢性期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