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74563
大小:76.1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06
《试析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论文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训话学论文摘要:训话学的研宄内容与方法决定了训话学是一门全新的、现代的综合应用的学科。作为其研宄成果之一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体系也不能只停留在掌握字词、了解句式、背诵篇目等较低的教学层面上,而应以中学教材中文言单元篇目为基本素材,辅以一定量的课外古代文献资料,向学生展示研宄古代文献的方法和思路,进而训练学生学习和研宄古代文献的技能,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比照训话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力求在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方面探索一条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三点启示:i.改进传统教学中接受学习的旧模式;2.引进体验学习的新
2、模式;3.大胆采用体现个性和创新的发现学习模式。训话,包括训话工作和训话材料。训话工作是“用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古代的经学家通过释经来传经。“以这种注释工作为基础,又发展出纂集与考证这两种更深人的训话工作”而训话学则是以前代的训沾材料和前人的训话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这门应用科学应当属于中国古代文献学的一个分部,但随着它所依赖的基础理论已改变面貌,其内容结构也相应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它即使不再更名,也已不再是旧训话学,而是一门全新的、现代的综合应用的学科”。吕叔湘先生认为,训话学至少可分为四个部分:(1)一个字(词)的意义分析,包括平
3、面的和历史的一这是词典学(lexigraphy):(2)通贯性的词义研究一这是语义学(seman-tics):(3)汉语中的同源词(字)、通假字、方言本字的研究,以及与汉藏语系中个别的语言的同源词的比较研究一这是语源学(etymology):(4)虚字研宄(如《经传释词》)、释语序研究(如《古书疑义修例》)一这是语法学(grammmar)。由此可见,训话学以自己的成果充实了已有的现代科学和发展出新的现代科学之后,一门或数门新的学科将在它的基础上产生并日渐丰富。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作为训话学成果之一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并未减
4、少,相反,新编教材(2000年以来各地高一、初一新编教材)较之旧教材而言,不仅增加了单元,扩大了文言文的阅读量,而且还要求学生积累较多的语言素材,并进一步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既然训话学提供了一种学习和研宄古代文献的方法和思路,作为其研究成果之一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体系也就不能只停留在掌握字词、了解句式、背诵文言篇目等较低的教学层面上,而应以中学教材中的文言单元篇目为基本素材,辅以一定量的课外的古代文献资料,向学生展示研究古代文献的方法和思路,进而训练学生学习和研宄古代文献的技能,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比照训话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力求在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方面
5、探索一条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一、改进传统教学中接受学习的旧模式训话学的产生得益于传统的接受学习。训话学的萌芽大约始于东周,至今已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最初的训话不过是古代文献中偶或出现的训释形式,到了汉代,便发展成为系统的、完整的注释书和训话专书。训话也正是从古代传统的接受教育模式中受到启迪,并为传统的接受教育服务,因为“不论就著述的目的还是编写的方式来看,它都是经学的附庸。作为汉代古文大师贾边的学生、被称作“五经无双”的许慎,他著《说文解字》的目的也是为了传播和解释古文经典。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采用了口头传播与书面传播两种方式。在口头传播中,古代典籍的艰涩费解,加上口头
6、传播带来的遗漏和疏误,要经过传播者的口头解说才为受众(学生)所知晓。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书籍传播模式,提高了传播的速度和效能,但仍不能改变受众被动接受的传统地位。直至今日,传统的接受学习仍不失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在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创新意识的推动下,许多教师对学习方式做了完整的计划和精心的组织,努力改进讲授技巧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加强直观教学与演示,运用现代声像技术与计算机强化讲述效果,力图借此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者听讲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努力使学习者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配合”。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大量的基本字词(实词、虚词
7、)、句式、语法,还是需要教师通过接受学习的模式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只有靠接受学习的模式,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记忆并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初步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也要通过教师的传授才能实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接受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在不同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根本上看,认为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把知识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以灌输为主,教师的“教”成为对学生的“注人”,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势必“致使学生很少有参与、思考、探索和钻研的余地”。接受学习使传播者(教师)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