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西医专硕考研大纲

2018西医专硕考研大纲

ID:19768415

大小:32.8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06

2018西医专硕考研大纲_第1页
2018西医专硕考研大纲_第2页
2018西医专硕考研大纲_第3页
2018西医专硕考研大纲_第4页
2018西医专硕考研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西医专硕考研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8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    结构生理学约14%,生物化学约12%,病理学约12%,内科学(含诊断学)约33%,外科学(含骨科学)约23%,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第41-115题,每小题2分,共150分  B型题第116-135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X型题第136-165题,每小题2分,共

2、60分考查内容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点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偶

3、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

4、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7.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  9.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肺通气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4.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

5、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胃液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胃运动和胃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6.小肠内的物质吸收及其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6、能量平衡,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及其测定。  2.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及其影响因素。  5.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  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7.排尿反射。  (九)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的营养性作

7、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4.神经递质和受体:递质和调质和概念,递质共存现象;受体的概念、亚型和调节;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5.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整合,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6.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  7.躯体和内脏感觉:感觉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痛觉。  8.视觉: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眼的折光异常,房水和眼内

8、压;眼的感光换能功能,色觉及其产生机制;视敏度、暗适应、明适应、视野、视觉融合现象和双眼视觉。  9.听觉: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10.平衡觉: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11.脊髓、脑干、大脑皮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