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总疖面疔手足疔(zai)2016课件_1

疮疡总疖面疔手足疔(zai)2016课件_1

ID:19748797

大小:942.5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8-10-05

疮疡总疖面疔手足疔(zai)2016课件_1_第1页
疮疡总疖面疔手足疔(zai)2016课件_1_第2页
疮疡总疖面疔手足疔(zai)2016课件_1_第3页
疮疡总疖面疔手足疔(zai)2016课件_1_第4页
疮疡总疖面疔手足疔(zai)2016课件_1_第5页
资源描述:

《疮疡总疖面疔手足疔(zai)2016课件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瘡瘍一、概述1CMED3035-3050_2015-16Sem2瘡瘍的概念瘡瘍是各種致病因素侵襲人體後引起的體表化膿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是中醫外科範圍中最普遍最常見的疾病。2瘡:病僅位於皮腠瘍:一切中醫外科疾病的總稱(外瘍)一切體表淺顯的外科疾病瘡瘍一切體表腫塊尚未破潰的外科疾病腫瘍一切體表瘡面潰破的外科疾病潰瘍3瘡瘍概念:廣義的瘡瘍指一切體表淺顯的外科疾病,狹義的瘡瘍是指各種致病因素侵襲人體後引起的體表化膿性疾病。特點:局部紅腫熱痛,化膿。病情輕者沒有全身症狀,重者可有發熱、口渴、便秘,甚至噁心嘔吐、煩躁不安,神昏譫語等。癤、疔、癰、發、疽、

2、流注、發頤、丹毒、走黃與內陷、瘰癧、流痰、竇道4二、瘡瘍的病因病機病因外感:六淫外邪:以火熱、暑邪最常見特殊之毒:蟲毒、疫毒等外傷:各種物理性的創傷內傷:情志內傷、飲食不節、房室損傷5瘡瘍病因病機一覽表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循行紊乱组织缺损气血瘀滞,阻塞经络,出现肿痛郁久化热热象(红肿热痛)明显两者之间热象不著阳证半阴半阳证阴证消散肉腐为脓(组织坏死或脓肿形成)走黄内陷排脓去腐自溃或手术引流,脓腐脱尽生肌长皮敛口伤口愈合,气血恢复运行6西醫對瘡瘍病機認識生物性刺激理化因素機體機體應答性反應變質滲出炎症反應局部組織壞死溶解全身化膿性感染排除膿腐肉芽

3、組織填充缺損,上皮覆蓋創面痊愈7三、瘡瘍的治療(一)內治法總則爲消、托、補81.瘡瘍陽證常用方藥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仙方活命飲普濟消毒飲銀翹散牛蒡解肌湯清暑湯五神湯萆薢滲濕湯犀角地黃湯柴胡清肝湯9瘡瘍陽證常用方藥比較藥名藥物組成特點功效適應證五味消毒飲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清熱解毒藥爲主清熱解毒消腫火熱毒盛的陽證,局部紅腫熱痛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清熱瀉火藥爲主苦寒燥濕瀉火解毒氣分有熱,壅盛三焦,全身症狀較明顯,或濕熱毒盛的陽證仙方活命飲金銀花、甘草、當歸尾、赤芍、乳香、沒藥、穿山甲、皂角刺、天花粉、白芷、陳皮、貝母、防風活血止

4、痛作用強,有透膿排膿和化痰散結作用。清熱解毒力量較弱消腫散結,活血祛瘀,和營托毒痰瘀蘊結腫瘍,或疼痛較甚的陽證。10普濟消毒飲牛蒡子、薄荷、升麻、柴胡、黃芩、黃連、生甘草、板藍根、玄參、連翹、馬勃、桔梗、僵蠶、陳皮疏風清熱藥,輕揚上浮清熱解毒,化痰散結藥疏風清熱,解毒消腫,化痰散结頭面部腫脹結塊性毒熱證,有發熱等全身症狀。銀翹散金銀花、連翹、牛蒡子、荊芥、薄荷、桔梗、淡豆豉、竹葉、鮮蘆根、生甘草疏風清熱爲主解毒作用強于牛蒡解肌湯散結作用較弱疏風清熱發於頭面頸項因風和痰熱所致癰毒陽證,初起有表證者牛蒡解肌湯牛蒡子、連翹、薄荷、荊芥、梔子、丹皮、石斛、玄參、夏枯草

5、散結作用強於銀翹散解毒作用較弱疏風清熱,散結消腫11清暑湯金銀花、連翹、花粉、赤芍、甘草、滑石、車前草、澤瀉、淡竹葉清心熱,增津液清暑解毒利尿夏季暑濕毒盛的陽證五神湯金銀花、紫花地丁、茯苓、車前子、牛膝解毒作用強於萆薢滲濕湯清熱解毒利濕用於下部的濕熱陽證萆薢滲濕湯萆薢、薏苡仁、丹皮、黃柏、赤茯苓、澤瀉、通草、滑石利濕作用強于五神湯解毒作用弱皮科更常用清熱利濕12犀角地黃湯:涼血清熱解毒犀角、生地、丹皮、芍藥用於熱毒入營血,煩躁合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柴胡清肝湯:清肝解鬱生地、當歸、白芍、川芎、柴胡、黃芩、梔子、天花粉、防風、牛蒡子、連翹、甘草用於肝火所致陽證,有肝

6、經的症狀或發生於肝膽經的循行部位。132.瘡瘍陰證方藥陽和湯主要用於陰疽14(二)外治法初期:箍毒消腫陽證:金黃散、玉露散、金黃膏、玉露膏、太乙膏;可加摻陽毒內消散;或用清熱解毒消腫的新鮮草藥搗爛外敷。陰證:回陽玉龍散、回陽玉龍膏、陽和解凝膏;加摻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半陰半陽證:沖和散、沖和油膏。15中期:切開排膿脓肿形成,中央隆起,赤红,出现明显波动或有表皮剥落时,立即施行切开引流术。感染尚未形成脓肿和局限化以前,不宜在炎性浸润硬块上切开。16切開排膿後,摻九一丹,太乙膏、紅油膏等蓋貼。膿出不暢者,要用藥線引流。藥線俗稱紙撚或藥撚。多採用拷貝紙、桑皮紙,

7、也可應用絲綿紙做成。將紙裁成適度闊狹長短,搓成大小長短不同之絞形藥線。有外粘藥物及內裹藥物兩類,臨床多應用外粘藥物的藥線,其作用是借藥物及物理作用,插入潰瘍瘡孔中,引導膿水外流;同時利用藥物之絞形,使壞死組織附著於藥線而隨之外出。凡潰瘍瘡口過小,膿水不易排出,或已成瘻管、竇道者均可使用。17藥線引流適應證:凡潰瘍瘡口過小,膿水不易排出,或已成瘻管、竇道者均可使用。用法:(1)外粘藥物法:药线临用时放在油中或水中湿润,再外粘药粉插入溃疡的疮孔中。外粘药粉多用含有升丹的方剂,適用於潰瘍瘡口過深過小,膿水不易排出者。。(2)內裹藥物法:将药物裹在纸内,再搓成线绳,内

8、裹药物多为白降丹、千金散、枯痔散,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