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格障碍及相关问题课件

浅谈人格障碍及相关问题课件

ID:19747421

大小:764.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0-05

浅谈人格障碍及相关问题课件_第1页
浅谈人格障碍及相关问题课件_第2页
浅谈人格障碍及相关问题课件_第3页
浅谈人格障碍及相关问题课件_第4页
浅谈人格障碍及相关问题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人格障碍及相关问题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人格障碍及相关问题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陈圣祺10/5/20211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案例(一)2006年7月6日陕西汉阴县铁瓦殿特大杀人案邱兴华10/5/20212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案例(二)2006年12月28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凶杀案黄文义10/5/20213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案例(三)年轻的打工者,由于言语不和而发生争斗,继而将此卖淫女杀死,抱着尸体睡了一个晚上。10/5/20214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案例(四)2008年7月1日上午9时40分许,28岁的北京青年杨佳袭警,导致6死5伤。10/5/20215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国内外调查资料显示都说明,凶杀的

2、被害人最多见的是被害人的配偶、亲属。Moris和HawKoins最近的论文说明,此类案件在美国可占80%。他们提出:你在大街上要比在家里安全。与一个陌生人在一起,要比与亲属和朋友在一起更为安全。10/5/20216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一、人格定义问题人格—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首先是人格具有稳定的特点其次是人格定义所关注的是人际过程10/5/20217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6个基本条件(1)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2)咨询内容合适(3)人格基本健全(4)动机合适(5)有交流能力(6)对咨询有一定信任度10/5/20218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二、司法实践问题无责

3、任能力限定责任能力完全责任能力10/5/20219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无责任能力:处于发病期,精神症状直接影响了进行民事活动的意思表达能力,故可判定为无行为能力。限定责任能力:处于发病期,存在明显精神症状,但与作案行为无直接关系的案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患病后,其人格发生了改变,由于其这种人格的形成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联,作案多有现实性动机,辨认能力一般无障碍,但自控能力削弱。完全责任能力和有行为能力:精神分裂症完全缓解状态人格障碍由于其对行为的辨认能力无障碍,虽然控制能力有不同程度削弱,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属于精神病。因此,一般具有完全责任能力。10/5/202110

4、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三、人格障碍概念问题1、人格改变——患了精神分裂症或者老年性痴呆或者其他躯体疾病以后,患者的人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人格障碍——个体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身。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身。10/5/202111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案例(五)小张医生,三代单传独子,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娇生惯养、宠爱有加10/5/202112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案例(六)(2007年5月31日上海教育频道家长栏目叙说了一个家长对其儿

5、子教育过程,单亲家庭律师、心理学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催眠治疗10/5/202113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四、人格障碍的诊断1、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10/5/202114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2、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

6、(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3、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4、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10/5/202115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五、常见人格障碍(一)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诊断标准]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10/5/202116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1]对挫折和遭遇过度铭敏感;[2]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3]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4]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

7、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5]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6]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7]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10/5/202117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案例(六)大专生小吴的人生轨迹1、心理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可能的心理机制是什么?5、该如何处置?10/5/202118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案例(七)不断上访的王老太1、心理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可能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