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

北京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

ID:19744636

大小:72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05

北京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_第1页
北京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_第2页
北京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_第3页
北京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_第4页
北京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的通知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期:2015-12-09【字号  大  中  小】····················京政发〔2015〕6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2015年12月5日《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  为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持续推动本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努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总体要求  

2、(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强化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大机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的发展方向,瞄准全球制造业创新制高点,以构建产业生态为基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动“在北京制造”向“由北京创造”转型为主线,全面实施“三四五八”行动计划,努力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使本市真正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增长引擎、引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先行区域和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

3、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大幅提升,高端发展态势逐步显现,集约发展程度持续增强,绿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保持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对地方财政贡献“双稳定”,实现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双提升”,带动京津冀地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制造取得明显进展。  到2025年,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发展、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部分制造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综合资源消耗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真正成为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聚区。  二、持续推动“三转”调整,着力释放产业发展活力  (一)就地

4、淘汰落后产能,转换产业发展领域。系统梳理制造业发展现状,定期修订完善《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尽快淘汰污染较大、能耗较高的生产企业和制造环节。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利用腾退的空间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和资源,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吸引和配置高精尖产业项目。着力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高精尖产业体系。  (二)有序转移存量企业,转换产业发展空间。在严格落实《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城六区现有工业企业转移升级,逐步将高端制造企业转移到产业园区。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六园”和国家级、

5、市级产业园区为主体,整合低效工业用地,形成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新格局。加强产业合作,搭建对接平台,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引导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企业转移到津冀地区,并与津冀两地政府合作共建一批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特别是加快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  (三)改造升级优势企业,转换产业发展动力。积极对接国家“绿色制造工程”,实施绿色制造技术改造行动,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组织一批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按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要求,改造提升现有产业集聚区,改变以生产为中心、以产能扩张为导向的产业集聚

6、方式,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一批微制造基地。  三、大力推进“四维”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一)加强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为重点,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新技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制定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以企业为主体,统筹布局一批新技术研发应用项目,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实施新一代创新载体建设行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功能,将面向生产的技术开发中心升级为新产品创造中心,建设一批“北京创造”标杆企业。针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整合产学研创新资源,改造提升工程实验室、工

7、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在优势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支撑和服务。  (二)加大新工艺开发和推广。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增材制造为主攻方向,构建基础工艺创新体系。支持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汽车、机械、钢铁、冶金、石化、食品等领域的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优化资源布局,联合建设一批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加强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展工艺创新,全面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技术和新工艺。面向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