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羊病防治—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羊病防治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中毒病传染病一、口蹄疫: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融传染性疾病(我国以前称之为“5号病”),人也可感染,以在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上发生水疱和烂斑为主要临床特征,俗称“口疮”、“蹄癀”“脱靴症”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本病的流行,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本病被列为世界法定传染病之一。【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至数月之久。病羊和潜伏期带毒羊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水疱皮和水疱液中。在发热期,病畜的奶、尿、唾液、眼泪
2、、粪便等也含有病毒,且以发病头几天传染性最强,康复家畜特别是羊的咽腔中可较长时期带毒。如果羊症状轻的,容易被忽视,可以成为羊群中长期带毒的传染源。【病的发生和传播】本病的传播途径较多,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受损伤的粘膜、皮肤传染,也可以经精液传播。病毒还可通过草料、衣物、交通工具、饲养管理用具、空气(风)等无生命的媒介物,也可通过犬、猫、禽、鸟、鼠等动物和人作为传播媒介,将其带到几公里乃至几百公里之外而引起新流行。【诊断要点】1、发行特点:口蹄疫能侵害多种动物,但主要为偶蹄兽。本病的季节性因地区而异,牧区的流行一般是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平息,但在农区这种季节
3、性表现很不明显,本病传播猛烈、流行广泛,一旦发生,常呈流行性,如果防疫措施有力,亦可呈地方流行性,甚至呈暴发形式。【诊断要点】2、临床症状:潜伏期1周左右,症状表现为病初体温升高40—41℃,精神萎顿,闭口流涎。1--2天后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粘膜发生水泡,不久水泡破溃,形成边缘不整齐的红色烂斑与此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皮肤表现热、肿、痛,继而发生水泡、烂斑。病羊跛行,水泡破溃,体温下降,全身症状好转。如果蹄部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化脓坏死,使病程延长,甚至蹄匣脱落。乳头皮肤有时也可出现水泡、烂斑。【诊断要点】3、病理剖检特点:主要病变是在食管和前胃粘膜上见到水泡和烂斑。在
4、幼畜,主要是心肌炎变化,表现为心肌上有不规则的灰黄色至灰白色条纹斑点(“虎斑心”)。【诊断要点】4、实验室检查: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故口蹄疫实验室诊断不仅要确定病性,而且要鉴定病毒类型。应无菌操作,采取病畜的水泡皮和水泡液或者发热时的血液,或者恢复期的血清,专人送往有关检验部门检验。【防治】平时主要积极做好防疫工作,不要从疫区购买羊只,必须购买时要加强检疫。发生口蹄疫后,要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消毒、紧急预防接种、治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通常按疫区地理位置采取环形免疫法,由外向内开展防疫工作。以防疫情扩大。疫苗接种前,必须弄清当地或附近的口蹄疫病毒型,然后用相同型别的疫苗接
5、种。常发的地区应定期接种口蹄疫弱毒苗,病羊粪便、残余饲料、垫草应烧毁,或运至指定地点堆积发酵。【防治】口蹄疫轻症病羊经过10天左右都能自愈,但是为了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应在隔离的条件下,及时治疗。对于口腔病变,用清水、食醋、或0.1%明矾溶液或碘甘油撒布,也可用冰硼散(冰片150克、硼砂1500克、芒硝180克,共研末)撒布。对于蹄部病变,用3%来苏儿溶液清洗蹄部,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或碘酊,用绷带包扎。对于乳房病变,可以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氧化锌鱼肝油软膏。除局部治疗外,还可用安钠咖、葡萄糖等强心剂。有条件者,可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治疗,剂量为1--
6、2毫克∕千克体重,效果更好。二、布氏杆菌病(布鲁氏菌病)本病简称布病: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羊布病以生殖系统发炎、流产、不孕、睾丸炎、关节炎等为主要特征。人类布病则表现为波浪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和肝、脾肿大等。【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为布鲁氏菌,呈球杆状,革兰氏阴性,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在多数情况下不形成荚膜。本菌对干燥和寒冷抵抗力较强,在土壤和水中可存活1--4个月,在肉乳类食品中能存活2个月左右,在粪便中可活45天,在衣服和皮毛上可活150天。对热敏感,75℃5分钟即死,100℃立即死亡。一般常用消毒药在数分钟内即可将其杀死。【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体主要存在于传染
7、源的体内、分泌物、排泄物中,随乳汁,精液,脓汁及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子宫和阴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污染饮水、污染草原环境、用具等。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膜或眼结膜以及交配而传染。吸血昆虫(蜱)可成为传播媒介。【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本病无季节性,但以春季产羔季节较多发生。一般母羊比公羊、成年羊比幼年羊多发。初孕羊流产多见,经产羊流产较少。在老疫群中发生流产的较少,但发生子宫炎、乳房炎、胎停滞、久配不孕、关节炎的较多。饲养管理不良,缺乏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使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各种应激因素,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